浮游雲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5部分,漢風1276,浮游雲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黃金家族所屬、成吉思汗出身的部族,巴鄰部,則有伯顏丞相這樣的名臣宿將和許許多多南征伐宋立下戰功的那顏貴族。他們在從成吉思汗開始歷代大汗的征伐戰爭中,獲得了極大的好處,單單是兀魯斯分配的戰利品,就足夠讓他們躲過可怕的白災,讓四方小部族和零散牧民前來投靠,部族也滾雪球般發展壯大,所以,這些強大的部族對蒙古帝國忠心耿耿。
然而乞顏部、巴鄰部等等部族越壯大,月息部等廣大弱小部族的生存空間就越發狹窄,他們不得不逐漸離開草原腹地,向邊緣地帶遷徙。
可木兒溫都兒草甸,地理位置上實在太過靠近遼東——隔著松嶺山脈的赤山、五峰嶺、獅子巖一線山地以及山脈腳下的松州城,就是遼西走廊上的大寧路,從遼西沿著落馬河溯流而上,很容易就能到這裡。
自從遼東乃顏汗和東蒙古的勢都兒、哈丹先後起兵,與“偽汗”忽必烈連年征戰,遼東遼西東蒙古戰火紛飛,巴鄰部、乞顏部等等大部族有無數兒郎在元朝怯薛軍、京畿駐軍以及伯顏丞相麾下各萬人隊中,也就是和乃顏、勢都兒、哈丹作戰的主力,兩邊自然結下了深仇大恨,巴鄰部、乞顏部自然不會把營帳搬到靠近東蒙古和遼東的可木兒溫都兒草甸,除非他們想把留在草原部族的老弱婦孺送到敵人的掌心。
倒是弱小的月息部,因為部族中沒有幾個那顏軍事貴族,分不到兀魯斯的戰利品,也就不願意出兵替忽必烈賣命,於是也就和東蒙古、遼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