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雲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2部分,漢風1276,浮游雲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剮隨你便,想讓爺爺投降,做夢!”
北元的探子,從來沒這麼硬氣的,它們只是為了得到金銀或者官爵,不可能連自己的命都不要啊!
忽然腦中電光火石的一閃,李鶴軒跨步上前扯開了此人上衣,就在左胸下方,一枚刺青赫然在目:火焰飛騰蓮花綻開,正是摩尼教的標誌!
血腥的酷刑之下,暗探劉大鬍子仍然熬了整整一夜,直到早晨半昏迷狀態下,李鶴軒才以屠龍秘術誘導他吐出實情,然而劉大鬍子已是彌留狀態,剛說了幾句就一命嗚呼。
漢元大戰緊鑼密鼓的佈局落子,一切欺騙行動也是針對北元方面,誰也沒想到背後突然有摩尼教鬧了這麼一出,李鶴軒不敢怠慢,急匆匆的趕往皇宮向楚風彙報。
“據劉大鬍子講,有人在浙西淳安、婺源等偏遠之地,詐稱朝廷命官,於各縣徵集花石綱,拆房破屋敲詐勒索,以致民怨沸騰,魔教趁機起事,便在頃刻之間!”一向鎮定的李鶴軒,此時滿頭大汗,聲音微微發顫,和以往的揮灑自若相比,完全成了兩個人。
楚風也是大吃一驚,李鶴軒只知道摩尼教教主方臘在江南的起義,盡下大宋東南郡縣,給徽欽二帝搖搖欲墜的統治發動了沉重一擊,以致國力衰微下金兵南侵無可抵擋;而楚風更有後世七百年的知識,他從中學歷史書上就知道摩尼教——明教——白蓮教在發動農民起義上一脈相傳,於宋元明清歷朝歷代發動了無數次席捲山河的大起義,是各王朝天生的敵人。
宋朝有方臘,蒙元有小明王韓林兒劉福通,明朝有唐賽兒,清朝王聰兒,可以說魔教是不分朝代不分民族,天生和朝廷作對的造反派!只要誰坐在皇帝龍椅上,誰就是他們的頭號敵人!
楚風開始頭疼了,自大漢立國以來,從來都是對外征戰,對內則輕徭薄賦、發展商貿、移民開荒,內部很少有紛爭。如今搞半天居然要鬧出個農民起義,而且還是在北伐中原的節骨眼上,真個叫人鬱悶!
未來的教科書上,會不會寫上一段“大漢皇帝楚風橫徵暴斂,以致民不聊生,江南各地義旗紛舉,無數農民軍前赴後繼的投入了大起義”?
“千不該萬不該,在這文明和野蠻作最後大決戰的時刻鬧什麼魔教,江浙西部向為魔教聚居之地,方臘餘黨未平,故有此亂。”文天祥目光炯炯,朝上作揖道:“地方未平,是我江浙總督之職,乞皇上一旅之師,老臣定將婺源賊巢犁庭掃穴!”
文天祥等故宋舊臣受的正統儒家教育,對農民起義是恨之入骨,當年岳飛不也剿滅過楊么在內的好幾路反王?
朝堂之上,包括曾淵子鄭思肖在內的儒家臣子紛紛點頭表示同意,在漢元之戰的關鍵時刻鬧什麼反賊,既是反了大漢帝國,又是客官危害華夏文明,那不是漢奸行為嗎?自然該痛下殺手,迎頭痛剿!
當年方臘起義的地點就在浙西婺源,距離臨安不遠,且方臘本人是匠戶出身,臨安船場匠戶系的官員自然對他多有同情,何況如今大漢帝國民貴君輕的觀點深入人心,各位匠戶系官員都有些不以為然。
王大海直言不諱道:“文部長,要是婺源百姓沒有衣穿沒有飯吃,是我們朝廷有問題,還是百姓有問題?如果當地處置得當,百姓還會相信魔教的煽動嗎?”
若說起義造反的人是漢奸,楚風則有些兒不以為然,他知道後世朱明王朝覆滅也是“內有闖賊,外有建奴”,然而崇禎皇帝去和李自成說我們先剿了皇太極再你我分個高下,試想李自成會同意嗎?
“且慢!”趙筠發現了問題:“那位密探劉大鬍子,說什麼大漢帝國在婺源等地橫徵暴斂,搞什麼花石綱,這事可是有的?到底是怎麼回事,咱們可得搞清楚,要是能平息民怨,指不定魔教無法煽動民眾,起義也就不了了之呢?”
“是啊!”楚風深以為然,華夏曆史上各種各樣的戰爭,不論是否冠以起義的榮譽或者鎮壓的臭名,總而言之都是兄弟相爭,親者痛仇者快。岳飛能成為不朽的民族英雄,是因為他抵抗金兵南侵,保全南渡宋室,讓華夏文明坐斷東南薪火相傳;而不是因為他鎮壓鐘相楊么的起義。“以外戰殺人多為榮,以內戰殺人多為恥”的觀點,早已寫在了軍事學院的教科書上,被每一名漢軍軍官牢記在心。
“看來,咱們有必要到婺源去一趟,看看究竟是什麼人打著我的名號徵收花石綱!”楚風的指頭從地圖上的臨安移動到了浙西婺源,那兒離臨安並不遠。
‘水氽童家店,方喇出二遍;水浸鱉背石,方臘又造反!‘大雨滂沱,婺源縣方臘洞前,無數身穿白衣頭纏白布的父老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