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雲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6部分,漢風1276,浮游雲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到這裡。想必費了不少辛苦吧?”青衫文士有些兒裝模作樣,悲天憫人的問道。
這話裡的意思,好像對朝廷有所不滿啊?劉老爹聽了心頭就是一緊,又重新打量這兩個操著外地口音的客人,心道前些日子就有漢官在衙門口宣講,說漢元交兵,北元韃子必定會派密探、間諜過來打探訊息,這兩個傢伙不尷不尬的,別是那啥間諜吧?
劉老爹立馬留了心眼,不過想想這話也沒什麼好打探的,也就實話實說:“不瞞兩位客官,在南城時候,咱們住的茅草棚子,睡的破草蓆子,那叫一個苦!北城這些韃子、色目的達官貴人們跑了個一乾二淨,咱們二十多家鄰居一塊住進他府裡,頭頂青磚大瓦房,身下雕花紅木床,哪兒有半點苦呢?而且官府還說,這些韃子扔掉不要的房子,都是我大都百姓的血汗,戰後就分給大家居住了,這不是好得很嗎?”
兩位客官相視一笑,青衫文士又故意搖搖頭:“我不信!若真的這般好,如今兵荒馬亂的,老丈何必急著出來做買賣賺這幾個辛苦錢呢?若不是家徒四壁的苦人兒,斷不至於這麼拼命的。”
劉老爹聞言就急了,瞪著一雙昏花的老眼,咋著喉嚨道:“客官錯了。咱哪兒是為了賺幾文錢!韃子動不動就屠城,不就是要叫咱們害怕他們嗎,要是咱們就嚇得縮在家裡,該種田的不種田,該上工的不上工,該做買賣的不做買賣,這豈不是不用他打,咱們自己就嚇倒了嗎?”
劉老爹氣鼓鼓的,腮幫子一鼓一鼓,佈滿青筋的手往下一揮:“老子偏不讓他如意,該上工上工,該做生意做生意,斷斷不能讓韃子笑話咱們漢人膽小!”
“公公,又在和別人吵架麼?您老人家年紀大了,火大傷身呢!”兒媳婦禾姑帶著小孫孫柱兒、攙扶著婆婆張大娘走出大院門,衝著兩位客人福了一福:“客官,我公公年紀大了,若有什麼衝撞的,還望包涵則個。”
“好個賢惠的兒媳婦!”那青衫文士笑著低聲喝了一聲彩,又衝著劉老爹一挑大拇哥:“好一顆義民的赤子之心!”
兩人告辭離開,劉老爹自然聽不見,那白白胖胖的富態客商,正低聲對青衫文士道:“李司長。吾皇深仁厚澤,燕雲百姓人心如鐵。民心在漢,此戰必捷!”
劉老爹人老眼花,張大娘卻好許多,看著青衫文士的背影,她喃喃的道:“奇怪了,好像在哪兒見過這人似的……”
歲月早就磨平了記憶的稜角,張大娘已記不得色目富商艾哈買提以還不上羊羔兒息為由,要割去街坊王三太的肉的事情了,那時候,正是這位青衫文士和當時的北元司天監正郭守敬聯手。救了王三太的性命呵!
此時正巧有幾名漢軍士兵在街面上巡邏走過,見到這些軍人,柱兒漆黑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不停的搖著媽**手:“娘,娘,爹爹什麼時候才回來呀?爹爹去打仗了嗎?”
劉老爹無奈的苦笑,早些年,年幼的柱兒根本不能理解什麼是生離死別,作為爺爺的他,也不忍心讓他徹底斷絕希望,只好告訴孫兒,爹孃都去了遠方,將來終歸會回來。
這樣,柱兒就一直以為爹孃都還在人世呢,劉老爹只希望等他長大,自己慢慢明白。哪知道大漢帝國龍興,光復了燕雲,兒媳婦竟能“死而復生“,被漢官從色目富商的府邸解救出來。
但新問題又出現了:母親既然回家,父親在哪兒呢?
自幼失去父母之愛的柱兒,對父愛的渴望是如此強烈,甚至在重新得到母親的愛之後,變得更加渴求……
漢軍入城式上,孫兒錯認了漢軍軍官,錯把他當作父親,可劉老爹絕不會把自己的兒子認錯。
之後,那個漢軍士兵再次出現就是前些天,全家人按照官府堅壁清野的命令,從沒有城牆保護的南城搬家到城池堅固的北城,那位漢軍軍官又出現在視野中,還幫著推車、安置家當……
劉老爹雖然老眼昏花,但對人情世故卻看得很清楚,他感覺到了兒媳婦在那名漢軍軍官面前的慌亂,也感覺到了孫兒對他的依戀……
可、可那畢竟不是我劉老頭的親兒子,不是你禾姑的結髮之夫,也不是柱兒的親生父親啊!他是年紀輕輕、前途無量的戰鬥英雄,聽說書先生談起過。那都啥“簡在帝心”,“聖眷優隆”,只等著“五馬黃堂、扶搖直上”了!
這些詞兒,劉老爹一個都不懂得,但他知道這人不是個普普通通的角色,將來是要開府建衙,說不定還會封侯拜將的,就如戲文上薛仁貴、李衛公、韓世忠一流的大人物,哪兒能看上你個小門小戶的姑娘,還是再嫁,還帶著個拖油瓶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