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雲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6部分,漢風1276,浮游雲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給頑固不化的敵人以殘酷打擊,礦井苦役是最輕的一種。至於斬下人頭築成京觀、凌遲處死、熱氣球懸屍高空之中,便是李恆、張珪、唆都一干人的可恥下場,家破族滅,是鞏昌軍汪家、張弘範父子、巴鄰部和松潘黨家土司的悲慘結局;
另一方面,對那些尚有幾分悔改之心的人、願意向大漢輸誠的人,楚風總是展示華夏寬闊的胸懷,人人皆曰可殺的范文虎,成為大漢徵購江南糧食的承包商,草原上曾經的死敵,包括月息部、塔塔爾在內的眾多部族,則成為大漢忠誠的北方屏藩。
或許李世貴最初加入漢軍的動機並不那麼純正,但又有多少人真的能做到毫無私心雜念呢?
也許有的人是為了一刀一槍搏個封妻廕子,有的人是整枝新附軍投降,迫於無奈加入漢軍,更多的農家子也許乾脆就是為了每月幾兩銀子的軍餉,能讓家裡年邁的父母減輕點兒辛勞,給嗷嗷待哺的妻兒一分衣食,如是而已。
李世貴身邊的馬榮名,他參加漢軍只是希望給可愛的妹妹攢一份拿得出手的嫁妝;
身後個子高大的牛鐵山,他算計著用存下的軍餉加上退伍費,在江西老家的贛江邊上。買上幾十畝旱澇保收的水澆田;
而嘴唇上生著淡淡的茸毛,年紀最小的張阿良,他已經把大半年的餉銀加上借了戰友的一筆錢透過海上郵傳寄回家,父母將會用這筆錢把家裡四面漏風、屋頂漏雨的茅草房,翻修成結實耐用的青磚大瓦房……
但在漢軍這個大熔爐中,不論高品位的富鐵礦,還是低品位的硫鐵礦,通通被熔鍊、鑄造、淬火、打磨,掃盲課堂上灌輸的新儒學,血火交織戰場上的生與死,早就將各式各樣的礦石反覆錘鍊,百鍊成鋼!
不論李世貴,還是牛鐵山,抑或馬榮名、張阿良,在衝鋒號的催促下他們穿著鯨魚皮軍靴的雙腳堅實有力的踏在燃燒的戰場上,用最嫻熟的動作完成了裝彈待發的程式,堅毅而機警的目光掃視著對面的敵人,每一個人的眸子裡,都燃燒著熊熊的鬥志,每一個人緊抿的嘴唇,都證明了他們必勝的信念。
兩翼漢軍加速前進,鯤鵬的雙翼正在向胸前合抱,站在緩坡高處的忽必烈,目睹此情此景已是目眥欲裂,因為他發現,也許這一場戰鬥結束之後,蒙古帝國就將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歷史名城了。
對失敗的恐懼轉化為憤怒,只不過蒙古大汗的憤怒不再能讓常州或者興化的百姓伏屍百萬流血千里了,忽必烈的臉色紅了又紅。他青年時代受傷的瘸腿也不受控制的劇烈疼痛起來,激怒之下他將鞭子抽向了一貫受寵的右丞相玉昔帖木兒:
“快,快去堵住兩翼,我們背後是飛鳥難越的沙巴蘭山,要是守不住退往高加索腹地的山口,朕和所有的兒郎,都會死在這座山腳!”
皮鞭抽中肩膀,身穿翎根甲的玉昔帖木兒並沒有感覺疼痛,他回頭看了看忽必烈,沒有申辯什麼,就帶著怯薛親衛一控馬韁衝向了右翼陣地。
事實上,作為全軍主帥的玉昔帖木兒應該在羊毛大纛下居中指揮,第一線的搏殺並不是他應該去的地方,大將單挑這種作戰方式很久以來就只存在於演義小說之中,套用後世某位腦殘的名言:如果大將單挑有用的話,還要軍隊做什麼?
呃~充當觀眾?
可玉昔帖木兒不得不去,儘管身為蒙古帝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右丞相,儘管曾蒙忽必烈親口御賜“月兒魯那顏”稱號,他也只是一名匍匐於大汗寶座之下的奴隸。
龐大的蒙古帝國中,只有一個人可以高高在上的端坐黃金御座,其他的人,無論四等南人還是頭等蒙古人,無論卑賤的草原牧奴還是高貴的那顏武士。他們都只是大汗的奴隸,甚至蒙古大臣在忽必烈面前的自稱,都不是“微臣”,而是“奴婢”。
當年忽必烈在大都城光天殿宛如神祗般輝煌的時候,蒙古大臣們甚至因為可以自稱“奴婢”而傲視色目、漢臣!(實在忍不住說一句:這點與滿清相同,部民自認為是部族首領的私人財產、奴婢,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見八旗旗主制度,哪怕“包衣”一品當朝,當年的主子窮得當褲子,主僕名分都不可更改)
從這個意義上說,玉昔帖木兒也是奴隸。只不過是最高階的奴隸。
此時漢軍彈如雨下,明知衝到陣前幾乎等於送死,主人有了命令,作為奴隸的玉昔帖木兒也不得不從。
遙見玉昔帖木兒遠去的身影,忽必烈即刻就有了幾分後悔,這位能臣差不多是蒙古親貴中最後一位具有些許統帥才能的人,不是一時被衝昏了頭腦,蒙古大汗是捨不得讓他這樣白白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