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雲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3部分,漢風1276,浮游雲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構的小樓,氣球就係在旁邊,平時升起熱氣球觀察,若有大風大雨就在小樓裡蹲守。
端掉它?蒙古武士擅長草原上彎弓射大雕,可不習慣鑽深山老林!這西北的群山,看著兩邊也就二十來里路,走盤山路過去只怕五十里都不止,山林裡又不能騎馬,等你過去,黃花菜都涼了!
當然,阿術並不是沒有嘗試過,但結果讓他非常無奈,蒙古武士們下了馬鑽林子,就像讓老虎游到水裡抓魚,打小兒騎馬養成的羅圈腿,走盤山路一瘸一拐別提多難受了,等你像烏龜似的爬過去,人家熱氣球早就升空飛走,換個山頭落下來照樣架起望遠鏡觀察——追過去?媽呀。人家天上飛十里,你地下就得走斷腿!
一連幾天沒抓住漢軍的熱氣球,阿術動了肝火,讓一個千人隊過去搜山,就算抓不住漢軍的熱氣球,一座山頭上擺一個百人隊,也把他們攆得遠了,省得整天拿那“千里眼”窺探我大營!
好嘛,這下正中下懷了,一個整團的漢軍步兵加上各部隊抽調的偵察兵,埋伏在老林子裡擺下了口袋陣,待蒙古武士來了就乒乒砰砰一陣亂槍。沒了馬的蒙古武士也就普通弓箭手,怎麼打得過火槍、手榴彈?可憐武士們的羅圈腿跑也跑不快,被漢軍偵察兵像打兔子似的打個了一乾二淨。
阿術在山外面就聽得乒乒砰砰連番響,自己的千人隊進去就沒再出來,氣得他差點把後槽牙給咬碎了。
騎兵利於平原衝擊,水網密佈、山地林區的優勢則屬於步兵,這是兵法上的定論,阿術再厲害,也沒辦法叫馬兒去鑽深山老林、爬懸崖峭壁。
所以他只好老老實實的把大營安在涇水河灘沖積平原上,多派兵丁巡查防禦,十多里外的山區則成了蒙古武士談之色變的死亡區域,從此以後再沒有人會考慮進山區襲擊熱氣球觀察哨了。
十多隻熱氣球,加上配備的高倍率望遠鏡,組成了密不透風的天網,數百里內蒙古軍一舉一動被漢軍盡收眼底,迂迴偷襲?只除非跑上幾千裡,從河西走廊下河湟過青海進四川再出漢中……算了,要那樣的話。根本不用打了,直接累死完事。
大帳前,從元軍營地方向看去,能清楚的看見附近幾個山頭上的漢軍小樓,那時不時出現又一閃即逝的反光,讓阿術心裡面好像吃了蒼蠅一樣的難受,他知道那是漢軍高倍望遠鏡的反光,正在窺視大營呢!
於是,大元朝的擎天玉柱架海金梁、平章政事紫金光祿大夫阿術,就有了渾身衣服被扒光,赤。裸。裸的曬在光天化日之下的感覺,他煩躁的踱出了大帳,向涇水河邊走去。
不遠處,涇水靜靜的流淌著,許多蒙古武士牽著心愛的馬兒過去飲水,“幸好,涇水水淺,便是平底河船也開不得,漢軍無法利用這條河流,倒是省了不少心思!”阿術悻悻的想著,他記得伯顏、唆都的潰敗,都和江河湖海脫不開關係,“與漢軍作戰。必須遠離大江大河和海洋”是元軍用無數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教訓。
不過,這小小的涇水,什麼天文大潮啊、海上運兵啊都沒有意義,這裡最多能過羊皮筏子、木排子,騎在馬背上涉水可渡,從軍事上看完全是一條無意義的河流。
“呃,我大元軍在上游,南蠻子在下游……”突然間,阿術的眼睛一亮,他想到了一個毒辣的計謀。
===========
一連七八天,蒙古軍每天派兩個萬人隊前來試探性攻擊。要麼遠遠的射上幾箭,要麼躲在炮火射程之外胡亂叫罵,漢軍大營倒靜悄悄的,若不是營內營外官兵臉上的緊張、肅然,和營中那一股子蕭殺之氣,就跟平時演習沒什麼區別了。
中軍帳,法本頂著顆亮光光的腦袋,笑得非常開心:“看來海都和阿術也無計可施了,只能在這兒和咱們乾耗下去,皇上您把阿術都整得沒了脾氣,我想從下淮揚戰敗李庭芝到現在,阿術是第一次這麼鬱悶吧!”
伏擊阿術搜山千人隊,就是法本麾下的傑作,金剛軍中閩北山區子弟,登山過巖如履平地,別看一個個黑黑瘦瘦,爬起山來比猿猴還要便捷,更兼法本一塊參軍的南少林師兄弟,按楚風的指示,把七十二絕技編成淺顯的“軍體拳”,雖不至於喉嚨口頂槍、胸口碎大石,也頗有些輕身健體的功效,士兵們練習之後翻山越嶺越發厲害,前日一場伏擊戰打得阿術沒脾氣,便有幾分功勞在內。
蒙古軍打遍歐亞無敵手的幾個看家本領,漫射法、鑿穿、曼古歹都被漢軍吃得死死的,就連騎兵擁有的大範圍機動、奔襲優勢,也被熱氣球加高倍望遠鏡的遠端預警釘死,可以說漢軍在戰術上已擁有了全面優勢,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