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雲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7部分,漢風1276,浮游雲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莫大之恩,只有用實實在在的戰績來報答。
今日,四川第二軍四萬餘兄弟已經渡過涇河,往北岸抵禦敵海押立方面的二十個萬人隊,明日一早就會爆發激戰;南岸,金剛、斷刃、毒蛇三軍十餘萬將士則披甲而眠、枕戈待旦。只待自己執行皇上的“焚天”計劃,便要龍騰虎躍直趨敵營!
所有的五十部熱氣球,都從群山之巔撤了下來,集中到了河邊的營地,十餘萬將士也一再檢查了作戰裝備,做好了出發前的準備……偏偏這個時候,王恂王先生允諾的東南風遲遲未來,熱氣球遲遲不能升空!
連營十里的軍營中燈火通明,沈煉覺得好像十餘萬將士都在注視著自己,等待著自己的熱氣球升空,偏生風向不對,這不是活活叫人急死嗎?
“沈煉,東南風遲遲未至,可是著急了?”楚風從大營的方向施施然而來,各部隊主官已上了各自的戰位,隨駕的只有陳淑楨、烏仁圖婭兩位皇后,科學顧問王恂、西番顧問馬可。波羅和隨駕採風創作的關漢卿等非戰鬥人員。
沈煉舉拳於胸行了個軍禮,大聲道:“請皇上放心,就算沒有東南風,熱氣球團也必定圓滿完成戰鬥任務!”
楚風聞言倒是有點好奇,現在的大漢帝國還沒有航空發動機,熱氣球除了依靠風力之外沒有別的辦法,正因為風向的不確定,所以熱氣球只能繫留在地面上作為高空觀察哨,不能直接用於轟炸敵營之類的作戰行動,那麼,沒有東南風。沈煉靠什麼完成任務呢?
“啟稟吾皇,空中氣流並非一成不變,我們發現,有時候靠近地面兩三百米的空中吹著東南風,高空數千米卻有西北風,今天要是低空遲遲等不到東南風,我們可以升上高空去尋找。”
楚風點了點頭,他只是後世一個工科大學生,並非全知全能的上帝,他知道日食這回事,但具體計算得交給王恂,他也知道熱氣球的遠離,但具體操縱得讓沈煉來幹,這高空氣流方向不一定和低空相同的道理,除了親自駕駛過熱氣球的人,一般人哪兒能知道呢?
他想了想,又問道:“知道了,咱們的熱氣球,不是極少有高空飛行的經驗嗎?你說的飛行方式,想必有很大的危險性吧?”
沈煉沒有說話,只是期待的看著楚風。他的眼睛很亮,比夏夜的星辰還要耀眼,淮揚擊滅張珪之戰贏得的三等華夏重光勳章,在他胸前熠熠生輝,身後,所有的熱氣球操作員都靜靜的注視著他們的皇帝,高高的挺起了胸膛。
他們來自四川,來自閩廣,來自燕雲,來自中原,父兄在成都、揚州、常州、釣魚城灑下了鮮血,妻兒在後方等待著捷報,他們根本不需要用語言來表達視死如歸的戰意,沉默中,他們已與深邃的夜空融為一體。
“不,不行,”楚風擺了擺手,“我不能讓辛苦培養的帝國空軍,折翼於搖籃之中!”
他轉過頭問王恂:“究竟能不能保證東南風起?”
所有的目光都轉移到王恂的臉上,現在,這個瘦小而面帶病容的男人,因為科學的偉力,而站到了決定戰場關鍵的一環上。
“不能。”
王恂的回答,令所有人大失所望,沈煉甚至捏緊了拳頭,想狠狠揍他一頓:開始滿口說今晚明晨就有東南風是哪個傢伙?這時候又說沒把握,豈不是糊弄人嗎?
“大膽王恂,你犯了欺君之罪,我親耳聽到你說今天會有東南風的!”烏仁圖婭說得雖然嚴重。口氣卻明顯是和王恂搗亂。
只有楚風似乎早就料到了這樣的答案,“王先生沒說錯,能保證有東南風的都是神棍、騙子,因為根本就不可能精確計算,最多也只是一個可能性罷了。”
所有人都是一愣,皇上怎麼幫著王恂說話啊?烏仁圖婭更是嘟著殷紅的小嘴,氣咻咻的道:“怪不得王老兒總巴結夫君呢,原來你這般迴護他!連日月運轉都能算得分毫不差,怎麼一個風向就算不到呢?”
楚風只是苦笑,氣候預測和天文計算完全是兩碼事,後世能精確的計算數十年後的行星軌道,卻難以預測五天後的颱風暴雨冰雹,無他,氣候這回事,不可測因素太多、模糊條件太多,後世擁有氣象衛星、超級計算機的中央氣象臺,都還常常擺烏龍,要王恂用簡易水銀氣壓計、溫度計、溼度計就準確預測風向,也太過困難了。
“呃~這事兒不好說啊!嗯,日月輪轉東昇西落,有規律可循;風無常勢水無常形,故而難以預測,如是而已吧。”
王恂聞言大喜。對眾人一幅“你們不懂”的厲害樣子,看著楚風的目光則是“生我者父母,知我者楚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