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文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14部分,重生之紅星傳奇,老山文學,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得胡宗南逃往四川,最後孤身一人逃往臺灣。現在,彭老總指揮的八路軍回援部隊,擁有兩個重炮團,這種炮火已經超過了胡宗南部,以彭老總的指揮水平,再加上抗日戰場上磨練兩年的八路軍主力部隊的戰術水平,胡宗南硬打也不是對手,只能節節敗退。不過,胡宗南達到了遲滯八路軍追擊第一戰區潰兵的目的。
渭南之戰持續了兩天,等八路軍回援部隊擊退胡宗南部,第一戰區部隊已經在潼關一線建立了防線。
到了這個時候,從晉綏和晉察冀抽回的部隊也已抵達西安,與警備師會師,開始展開反擊。
到了此時,蔣介石才明白他的圖謀已經失敗,暫時間不可能佔領西安了。因此,蔣介石嚴令各部隊建立防線,與八路軍展開陣地攻防戰。其中,第一戰區部隊死守潼關防線,胡宗南的34集團軍鞏固對商洛地區的佔領,南線的蔣鼎文部和川北上來的大部隊、甘肅東進的部隊就在秦嶺北面佈防,依託秦嶺山脈固守。
第九九七章 《反內戰、反摩擦、反倒退》
就在八路軍回援陝西部隊展開反擊後,劉一民在大店接受了《大眾日報》社記者、《文匯報》駐八路軍山東軍區特派記者黃薇的專訪,就晉西事變和陝西戰事發表了《反內戰、反摩擦、反倒退》的談話。
劉一民開宗明義指出:蔣介石發動的對陝西的進攻和閻錫山發動的晉西事變是對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背叛,是對中國人民反抗侵略的正義事業的背叛,是對中華民族民族利益的背叛。蔣介石做的是日本人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透過這場內戰,讓全國人民看透了蔣介石搞一黨**、一黨專制、反對民主、反對進步、反對團結抗戰的嘴臉。蔣、閻二人如不懸崖勒馬,必將被全國一切支援抗戰、為抗戰流血犧牲的人民所唾棄,必將被釘在歷史恥辱柱上。
黃薇穿著灰色的八路軍棉軍裝,坐在劉一民面前,拿著筆和本認真記錄。劉一民說完的時候,黃薇提問說:“劉司令員,讀者朋友們非常迫切地想知道蔣介石、閻錫山為什麼要在此時發動內戰呢?”
劉一民回答說:“記者朋友,你這個問題問的好。眼下抗日戰爭敵強我弱的態勢並沒有改變,日軍仍然處於進攻態勢,淪陷區的同胞盼中國軍隊反攻如盼甘霖,大後方許多地方連年乾旱,賣兒鬻女現象比比皆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蔣介石不去打鬼子、不去想方設法改善大後方人民的生活,反而向支撐華北抗戰的陝西根據地發動進攻、打內戰,這是為什麼呢?我分析有以下五個原因:
一個是蔣介石和他所領導的國民黨完全背叛了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墮落成了一個**黨,把中國、中華民族當成他們國民黨自家的院子和自家的僕人了,容不得不同政黨、不同政見。也就是說,他們腦海裡根本就沒有現代政治理念,不懂得什麼是民主政治。這是國民黨的悲哀、蔣介石的悲哀,也是中國的悲哀。因此,搞**是蔣介石此時打內戰的根本原因。
二個原因是這個根本原因派生出來的,因為蔣介石和國民黨要搞**,就見不得人民民主力量發展壯大。在現階段,共產黨就代表了人民民主力量,共產黨發展了,八路軍壯大了,蔣介石和國民黨內反動的極右勢力就吃飯不香、睡覺不甜,於是就有了國民黨五中全會制定的防共、限共、反共、溶共的反動政策,有了發生在山東臨沂的臨沂事變,有了蔣介石對陝西的進攻,有了閻錫山的晉西事變。也就是說,蔣介石懼怕共產黨、八路軍發展壯大,是此次蔣介石攻擊陝西的基本動因。
三個原因是此次日軍對山東發動的重兵圍剿,讓蔣介石、閻錫山誤以為八路軍實力大損,已經沒有能力反擊了,他們要趁火打劫,借日軍對付八路軍主力的機會渾水摸魚,在八路軍的後背上猛插一刀,以為這樣就可以事半功倍,將八路軍的大後方陝西根據地收入囊中,將共產黨、八路軍變成無根之萍,變成他們案板上的肉,想怎麼切就怎麼切。蔣介石和他的那班幕僚們打的好如意算盤,以為山東八路軍主力陷入日軍重圍,山西八路軍主力又處於與日軍激戰之中,千山萬水,根本就來不及回援陝西,給他們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於是,按耐不住激動心情的蔣介石大元帥動手了。可以說,日軍對八路軍的重兵圍攻是促使蔣介石攻擊陝西的契機。
四個原因,那就是由於長沙會戰、隨棗會戰國軍打的不錯,取得了一定戰績,讓蔣介石滋生了驕傲自滿情緒,以為日本人不過爾爾,拿他沒辦法了,抗戰已經進入了反敗為勝階段了。這是蔣介石戰略思想出現了偏差,他把整個抗日戰爭分成兩個階段,認為第一階段已經過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