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文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94部分,重生之紅星傳奇,老山文學,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軍事幹部,但他是陳賡的妹夫,北伐時就受陳賡的鼓動參加了北伐軍。秋收起義上井岡山後,譚政又成了***的第一任秘書,長期跟隨***征戰,聽的、看的、學的也足夠用了,只不過他從未指揮過具體戰鬥而已。這不,他說的把濟南地區作戰聲勢搞大,就深諳用兵之道。
袁國平和許光達就不一樣了,都是黃埔軍校畢業、又到蘇聯學習過的我軍名將,軍事理論水平高,實戰經驗也很豐富。
魯東指揮部的三個領導有個特點,說話都溫文爾雅,不帶一個髒字,是標準的知識分子。
劉一民南下時,曾經給魯東指揮部下達過命令,軍事指揮由袁國平、許光達下決心。譚政找二人商議,實際上也是督促他們儘快行動,執行劉一民命令,策應冀魯邊我軍作戰。
袁國平還好一點,到教導師工作時間長,又一手建立了編練司令部,在教導師各部隊有很高的威望。許光達來的晚,教導師戰績又那麼輝煌,不好好打一仗,很難得到幹部戰士的認同。
譚政剛說完,許光達就接上了:“是得把聲勢搞大點。司令員的命令很明確:對濟南發起攻勢作戰,全力清除濟南外圍之日偽據點,造成我軍重佔濟南之勢。這就是說,要我們集中兵力,全力進攻,重點打擊日偽軍濟南外圍據點,造成大軍雲集濟南的聲勢,讓小鬼子不能不派兵回援濟南。這次,我們要揚眉吐氣了,小鬼子為了突襲冀魯邊,把駐守張店、周村的日軍第三十二師團和駐守濟南的日軍第四十一師團都調到了黃河北,去搞津浦路防線去了。濟南的日軍兵力不多,根據情報只是從三十二師團和二十七師團各抽調了一個聯隊駐防濟南。這樣一來,小鬼子在濟南外圍地區據點裡的兵力必然不多,大部分都是偽軍。正是我們打鬼子軟肋的好時機。章丘、張店、周村、臨淄、青州,由於三十二師團調走,一下子就空虛了。雖然日軍補充了膠濟路守備隊,但那點兵力簡直就不值一提。不過,小鬼子一定是又秘密調來了部隊,這也不可怕,新調來的部隊只是日軍新編成的獨立混成旅團,是一群新兵蛋子。槍聲一響,這些小鬼子恐怕馬上就尿褲子了,絕對不會增援濟南。我估計,杉杉元也不會讓新編的獨立混成旅團去增援濟南,他只能從黃河以北抽調部隊回援。”
實際上,這段時間,魯東指揮部指揮的清河、魯中、濟南三個警備旅一直處於戰鬥中。雖然沒有發起大的戰役,但小規模戰鬥天天發生,而且一天都要發生好幾次。原因是濟南地區的日偽軍異常猖狂,繼膠濟路沿線各縣城淪陷後,日偽軍佔領了濟南周圍各縣城、集鎮,並且不斷組織掃蕩,建立據點,蠶食我根據地。濟南警備旅遵照劉一民指示,主要任務就是堅持濟南地區的敵後游擊戰,自然是要奮起抗擊的。這樣一來,小部隊主動攻擊和伏擊戰就成了濟南警備旅對付日偽軍的主要作戰形式。清河警備旅和魯中警備旅擔負著拱衛山區根據地和清河根據地的任務,魯中日軍得到厲文禮部的支援後,和濟南地區的日偽軍一樣,對我根據地保持著進攻態勢,這兩個警備旅的戰鬥都是圍繞著保衛根據地進行,作戰方式主要是阻擊戰和陣地戰。好在日軍的攻擊重點暫時不在魯中和清河,要不然非發生大的戰役不可。
當然,後來魯中的情況好轉了,自從教四旅奉命穩定魯中形勢後,雖然沒有公開教四旅番號,也沒有發起大的戰役,但有主力在,魯中警備旅的壓力就減輕了,開始對魯中日軍進行小部隊主動進攻性作戰。
袁國平聽許光達說的斬釘截鐵的,就笑著問許光達是不是憋不住了、手癢了?
許光達反問道:“又要不影響整體戰略而隱蔽主力,又要面對日偽軍咄咄逼人的攻勢,難道你不覺得打得憋氣麼?”
袁國平是黃埔四期的,許光達是黃埔五期的,現在在一起共事,心意相通,說話也就非常隨和。
袁國平看著地圖,沉思了一會兒,說道:“二位,這個仗不好打。你們看,日軍這次增兵冀魯邊,首先就派小型艦艇沿黃河而上,切斷了冀魯邊與清河地區的聯絡。這樣作,既可以阻止冀魯邊我軍向清河轉移、清河我軍增援冀魯邊,又可以隨時向清河地區發起突襲。因此,我們在部署戰役的時候,不能光想著日軍援軍會從濼口大橋方向來,還要想到日軍會直接向清河地區發起突襲,抄我們的後路。要真是那樣,我們就被動了。”
他這一說,譚政和許光達都開始琢磨了。最後,三個人形成了一致意見,清河警備旅留在清河地區,負責預防日軍突襲清河根據地。魯中警備旅、濟南警備旅集中力量橫掃濟南地區的日偽據點,魯中地區各縣大隊、區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