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文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3部分,重生之紅星傳奇,老山文學,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襲擊精銳的皇軍而皇軍連求援的機會都沒有?參謀長,你怎麼看這件事情?”
崗部直三郎也覺得蹊蹺,就說:“第三集團軍攻擊津浦路可以理解,自從韓復渠被蔣介石槍斃後,這支部隊就經常找皇軍的麻煩,他們曾經襲擊過濟寧,被擊退。現在他們的主力正和第五師團糾纏,目的是阻止第五師團南下。李宗仁讓他們破襲津浦鐵路,牽制皇軍南下作戰,這是完全可能的。但是機場的飛機被全部運走就奇怪了,難道是李宗仁的桂軍飛行員乾的?還是蔣介石的飛行員乾的?如果真是這樣,那就說明徐州方向的作戰,中國軍隊有一套完整的作戰方案,得提醒第十師團注意了,別上了支那人的當!”
第三四0章 蔣介石的決斷
就在寺內壽一聚精會神琢磨到底是什麼部隊製造了大汶口事件的時候。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大元帥蔣介石在徐州召開軍事會議,進一步部署徐州會戰。
蔣介石是三月二十四日夜晚乘火車抵達徐州的。
這段時間日軍雖然攻勢兇猛,但攻擊焦點主要集中在三處:一是山西戰場,二是津浦路南段,三是冀中地區。這三個戰場,蔣介石最關心的是津浦路南段戰場。原因很簡單,山西戰場西有黃河天險,南有中條山防線,東有太行山,日軍再兇殘,想越過共產黨人把守的黃河河防和衛立煌二十四集團軍把守的中條山防線,都是不太現實的。而冀中地區,在開戰之初就已淪陷,國軍在那裡已經沒有正規部隊,日軍再折騰,也不過是和共產黨組建的游擊隊過招,誰輸誰贏都無關戰略大局。再說了,有共產黨頭號戰將劉一民隱蔽在那裡,日軍的圖謀也不一定能得逞。事情果不出委員長所料,劉一民一出手,就打在日軍進攻冀中部隊的七寸上。小鬼子果然來如潮漲去如潮退,乖乖地龜縮在防線上一動不動。只有這津浦線南段戰場,最讓人揪心。因為日軍一旦攻佔徐州,就可以將華北、華中兩個戰略區連成一片,津浦鐵路加上船運,日軍作戰機動能力將大大提高。下一步,日軍必然傾盡全力來攻打武漢。而徐州,又是一個易攻難守的四戰之地,我軍防守的難度很大。
公平地說,對於徐州會戰,蔣介石是下了大工夫的。
歷史上臺兒莊大捷造就了李宗仁一世英名,但是,那也是蔣介石鼎力支援的結果。現在和歷史上相比,由於受八路軍連戰連捷的刺激,蔣介石對徐州會戰寄予了更大的希望,一心想在臺兒莊打個大勝仗,扭轉國人心中八路軍天天打勝仗、國軍天天轉進、喪師失地的不良形象。
自從元月份組建最高統帥部後,蔣介石就辭去了行政院院長一職,專責指揮全國軍隊。當時,最高統帥部就判明日軍必然南北兩路會攻徐州,得手後攻擊武漢。在洛陽軍事會議上,朱老總又再次提醒蔣介石,嚴防日軍在津浦線取得突破。
蔣介石也擔心國軍頂不住日軍南北兩路夾攻,但他的著眼點不在徐州的得失,而在於誘敵主力集中於徐州為武漢備戰和國力重心西移爭取時間。這個思想是戰略思想,對當時徐州會戰以及以後直至武漢會戰期間的一系列戰役有指導意義。
為了確保徐州不失,蔣介石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調第一預備軍司令李宗仁出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二是確定了持久消耗、攻勢防禦、敵後遊擊牽制配合三大戰略。三是整飭軍紀,槍斃了韓復渠,鼓舞士氣。在開封召開了第一戰區和第五戰區團長以上軍官會議,親自訓話,要求各部隊加強政治工作,確定有敵無我有我無敵,確立犧牲的決心,發揚攻擊的精神,並申明擅自撤退的按連坐法追究責任,主動攻擊敵人的兌現獎懲。四是加強第五戰區力量,先後從第一戰區、第二戰區、第三戰區抽調部隊,用於徐州戰場,使徐州我軍不但在兵力上四倍於敵軍,而且還擁有五個炮兵團、五十多架飛機,更有鐵甲列車協助防禦臺兒莊。特別是湯恩伯二十軍團,李宗仁請示要調湯恩伯85軍一個師擔任孫震二十二集團軍預備隊,而湯恩伯不願意部隊被分割使用,向蔣介石報告,蔣介石乾脆直接就把整個二十軍團調歸第五戰區指揮,作為會戰決勝力量使用。五是強化部隊訓練,提高指揮水平。用蔣介石的話說。過去的失敗完全是由於高階將領缺乏學問研究和攻擊精神,我們的司令的學問和作戰技術水平比不上敵人的團長,軍長、師長的指揮比不上敵人的營長、連長。六是後勤保障比較到位。
應該說,蔣介石對於徐州會戰的部署和指導思想從戰略角度講,都是比較對路的。就這蔣介石還不放心,頻頻召見各部隊將領,進行訓誡鼓勵,甚至連各部隊如何防止日軍施放毒氣這樣戰術層面上的事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