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雪的季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部分,霍英東全傳,飄雪的季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該有條件建成省港澳之間的一個交通樞紐。

後來,霍英東等人實地考察了珠江三角洲的一些縣市。這次考察,霍英東得出了兩個結論:其一,番禺夾在珠江三角洲東、西部之間,它可以在珠江三角洲和省港澳的共同發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其二,要搞活番禺,應該先從番禺南面的南沙入手。

霍英東解釋說:“當今的世界,是一個流通與交換的世界。市場經濟,更是流通與交換的經濟。目前,在世界性的商品流通與交換中,海港的運輸佔據著主導地位。港為城建,城以港興,是世界性的現象。而南沙是天然的深水港,沿岸水深7至15米,是整個珠江河最佳的水道,其有利地位猶如香港島的中區和九龍半島的尖東地區;最主要的是,南沙北距廣州50公里,南至香港和澳門都是30餘海里,正好處於穗港澳三地幾何中心。所以,南沙作為一個現代化的交運港口的理想之地,正似天造地設一樣,妙不可言。”

關於社會發展有一門學問叫“經濟地理”,講的是地球環境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南沙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優越的自然條件,決定了它具有巨大的經濟開發價值。

繪製“金銀島”發展藍圖

1987年底,霍英東正式提出了大力開發、建設南沙的設想,並即時得到香港一些華資財團和駐港中資機構的有識之士的支援。之後,他們與有關專家、番禺縣(那時還未建市)領導人組成開發南沙研究小組,霍英東擔任組長。研究小組多次到南沙考察,深入調查研究,收集大量資料和資料,制訂發展規劃。

1988年8月,在霍英東的主持下,南沙發展的初步計劃終於制訂出來。按照這個計劃,開發建設南沙,目標是用15年的時間,把南沙建成一座以深水港為中心,交通運輸、工業加工、旅遊服務綜合發展,功能齊全、環境優美、人口36萬的現代化濱海城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