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史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部分,達爾文傳,世紀史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於是我兩手各捉了一隻;就在這時我又瞧見了第三隻新品種的甲蟲,腹部帶有大十字花紋,我不忍把它放走,於是我把右手裡的那隻用牙齒輕輕咬住,好騰出手來。可是狡猾的甲蟲排出了一種極辛辣的液體,使我感到非常噁心,我不得不把這隻甲蟲吐出,這樣一來,捉到的兩隻跑了,而第三隻也沒有捉到。”

大概,查理·達爾文不止一次地向劍橋的同學們講述了這次捉第三隻新品種甲蟲的故事。因為在後來同他們的通訊中他時常提到“大十字”的事。看來,這是他對昆蟲學的愛好一次清晰的回憶。

當時達爾文想出了(正如他自己所說的)一些收集昆蟲的新方法:專門僱用一個人給他從老樹上刮蘚苔,然後把刮下來的蘚苔裝進一隻口袋裡,或者是把運蘆葦的駁船船底上的垃圾掃在一起,這樣達爾文便找到了一些罕見的新品種。當他在斯捷芬斯寫的關於不列顛甲蟲的書中看到“查理·達爾文捕獲”這幾個字時,他感到無比榮幸。

劍橋大學除了必修課外,還開設公共課。例如,塞治威克教授就講授很有興趣的地質課。可是由於以前愛丁堡大學的地質課使達爾文大失所望,所以他根本不去聽塞治威克的講課。然而他卻去聽漢斯羅的植物學課;他對漢斯羅在講課中清楚的敘述和美妙的圖解尤其喜歡。早在劍橋大學之前,達爾文的哥哥就評論過當時才三十二歲的漢斯歲,說他是一位知識淵博的博物學家,而另一位年青人在向達爾文評論漢斯羅時說得很簡單:“他什麼都知道”。漢斯羅有時帶著學生和同事們一塊去徒步旅行。如果確定的旅行目的地距離遠的話,他們就乘車或坐船順流而下。達爾文認為這樣的旅行是令人神往的。漢斯羅象孩子一樣常同他們逗樂,他對那些怎麼也撲捉不住金鳳蝶的人,或對那些陷進沼澤地的泥濘裡的人由衷地感到好笑。有時候他會停下來,就一些比較罕見的植物或動物接連講好幾節課。看來他對於任何一種植物、動物或化石都能夠做到這一點。不久,達爾文透過福克司接到漢斯羅的邀請。

大學裡一些年青的學生和年長的職員每週要在漢斯羅那裡聚會一次。團結博物學家的這種聚會,在劍橋起了倫敦的那些科學協會所起的作用,這些集會的特點是無拘無束,它們真正成了後來在劍橋建立雷耶夫協會的核心。

達爾文身上有著某種特點,不僅使許多同齡人,而且也使那些比他的年齡大好多的人對他產生好感。也許,這就是他熱愛自然史的那種特別真誠的心和他那活潑而又反映靈敏的大腦吧。漢斯羅很快就和達爾文親近起來,以至於達爾文在劍橋的最後幾年中,他們幾年每天都要一道散步,無怪乎人們都這樣來談論達爾文:“這是常同漢斯羅一道散步的那個人。”這種友誼對達爾文以後的整個生涯起了難以估計的影響,因為它導致了達爾文後來的環球旅行。

漢斯羅不僅樂意告訴大家那些植物學、昆蟲學、地質學、礦物學和化學方面的淵博學識,而且他待人特別親切①,他性格溫和、為人善良,毫不利己,毫無虛榮心,這一切都在精神上給達爾文以良好的影響,而他們那一夥人多次在漢斯羅那兒舉行的有趣的聚會對達爾文的成長起了促進作用。在這一夥人之中,達爾文提到的有威韋利,他“在一些重大問題上比任何人都健談”,還有漢斯羅的一個親戚詹寧斯,後來他同詹寧斯經常通訊,詹寧斯後來曾出版了幾部自然史方面的著作和其他一些著作。

①達爾文舉出下面一件事來說明漢斯羅特別親切:“有一次我在觀察潮溼的地面上的花粉粒。我看到其中有一些伸出了花粉管,於是拚命跑去向他報告我的發現。我相信,任何一位植物學教授看到我這種表現都會忍不住要哈哈大笑的。但是他卻完全贊同我的發現,他說,這種現象是極其有趣的,並向我解釋了這種現象的意義,而且很親切地讓我知道,這是一種眾所周知的現象。我離開他時一點也不感到難堪,反而為自己發現了這樣一件非同尋常的事而沾沾自喜,不過我當然要告誡自己以後再有什麼發現就不要那樣急急忙忙地去報告了”。

還應該提到的是,在這個時期對達爾文發生了重大影響的有兩本書:一本是天文學家約翰·赫瑟爾的《自然哲學的初步研究》,這本書激起了達爾文的一種願望,就是要“用自己菲薄的力量為建立自然科學的大廈作一點貢獻”。另一本書是亞·洪保德的《美洲旅行記》。

亞歷山大·洪保德出生的時間比達爾文早四十年,法國革命開始的那一年,他才二十歲,剛剛進入格廷根大學。他在那裡結識了喬治·福爾斯特。喬治·福爾斯特和父親都是虎克艦長在他最長的第二次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血族戀人

溫暖寒冬

東風導彈車都開,你管這叫代駕?

誰煮魚

命運與金盃

換裁判

顧總請放手,妹妹我就是個妖孽

四月烽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