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格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部分,大坂風雲,風格1,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青木一重向前膝行一步,打斷了她:“常高院,好了。青木一重已經回不去了。”
“何出此言?”
“在下想起了片桐市正大人。想發起戰事的並非大御所,也非將軍,而是大坂。他們怎能聽得進去?無論我們如何費盡口舌,怕都沒用了。”
“大人不妨就留在此處,我們女人再……”
見常高院情緒激昂,家康抬手阻止了她:“一重。”
“大人。”
“這麼說,你不願為家康傳口信了?”
“唉!大坂已無意聽取意見,否則有樂齋父子也不會出城。先前的片桐市正父子亦是如此……在下現在才豁然開朗。”
家康低吟一聲,看來一重已經認定,回去必無善終,他已退縮了。“那一重就留下來吧。但家康仍不放棄,你們幾位願不願回大坂?”
“願意。”大藏局第一個答道,“奴婢想回到澱夫人身邊。”
“那麼,你們願意把我的意思轉與秀賴母子?”
“自不必說。”
“好。就請諸位把我的口信好生記在心裡:由於城中將士再度召集浪人,違背誓約,我父子才不得不出兵征伐。若如以前所述,右府移至郡山,解散所有浪人,再過四五年……不,一旦天下安定,頂多七年……我定會負責把大坂城重新築好,讓右府返回……即使我死了,也會讓將軍履行諾言。聽清了嗎?可明白了?”家康像教導孩子一一樣叮囑道。
大藏局蒼白的臉恢復了血色。家康要讓她回去,這為她燃起了一盞希望的燈。常高院則更加急切地探出身子,“是……城中的將士再度召集浪人,違背誓約?”
“是。”家康認真地點了點頭,“我父子才不得不出兵,明白嗎?徵夷大將軍的職責,便是無論何處發生亂事,都必須予以平定;縱然備有千軍萬馬,也要誓死征伐。縱然是我的親生兒子、孫子,我也會斷然征伐。這次的敵人既非右府,亦非澱夫人。澱夫人和右府若是敵人,我就不會如此斟酌。就因為想到這責任,七十四歲的德川家康才抱著必死之心,重上戰場!”
“是……迫不得已……解散浪人……移至郡山……”
“唉!不過七年……七年之內,太平就會紮根於天下。為了杜絕戰爭,我早已想好了對策。剛此,只要他們在此期間能夠反省,就算德川家康死去了,也會留下遺言,讓將軍迎秀賴重返大坂。將軍乃誠實忠孝之人,只要我這個做父親的吩咐,他絕不會違背……”說著說著,家康傷感起來,聲音哽咽,淚水模糊了雙眼,“聽著,我從不願讓你們這樣的弱女子在戰爭中失去夫君和兒子,我一直想締造一個太平之世,我一生都在努力。你們明白嗎?我祖母音容猶在,母親笑貌依稀……還有妻兒的面容,終無法從眼前抹去……只要太平能紮根,為何非要拘泥於一城一池?我一定會重挖壯觀的護城河,在裡邊貯滿清水。你們一定要把這些道理說給他們。至於書函,我會讓送你們回去的使者帶去,希望你們仔細把家康的真心告訴他們母子……”
家康忘情地說著,當他忽然回過神時,才發現老女人們正紛紛以袖口擦拭眼角。看來,她們都明白我了——想到這裡,家康也落下淚來。同戰事的悲苦相比,人的隱忍又算得了什麼?但世人卻常常忘記這個,變得固執。如不努力驅走愚執,人世就是修羅!
“完全明白。我們會把大人的真心原原本本轉與右府和夫人。”大藏局嗚咽著說道,二位局則放聲痛哭。
二十四日晨,女人們從二條城出發。本多正純來稟報此事時,家康正與前來請安的藤堂高虎說話。也不知高虎對此如何想,只聽他道:“大人的深謀遠慮,總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大坂的兵力再多,終無主政大名啊。因而,拖延愈久,就愈是有利。總之,關東勝券在握,萬不可因急而招敗。在下只知戰陣殺伐,卻從未想過讓女人幫忙。啊呀,真是佩服之至。”
家康沉下臉,責備道:“在你眼裡,這也算是謀略?”
“是。真是常人想不到的謀略。如此一來,大坂必會陣腳大亂。主戰派必會越發激憤,說不定還會主動殺出來。他們一出,就上鉤了,我們必勝無疑。”
旁邊的正純也點頭不已。
家康則扭過頭,嘆了口氣。其實,他並不認為女人們的勸說會奏效。他先前總是以為正信和高虎能夠明白他的心意。實際上,正信真已看穿了家康的執著,現正做著“替罪羊”呢,可高虎……但仔細想想,正信和高虎不都一樣?二人都是明白人,其智非凡夫可及。家康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