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房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五章 大鬧海州,中外英雄傳,平房種,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四月初八,是海州府逢“白虎山”廟會的日子。
這個廟會,非一般的廟會,它的名氣特大,規模更是特別的大。正式會期,正好是五天。而且,在正式逢會的前三天,街市就人山人海,車馬難行了;那些饅頭鋪,煎餅鋪,包子鋪,燒餅鋪,也全在熱氣騰騰的氣氛中開業了。
此時此刻,不光是大小客棧爆滿,就連府裡的各種棚子和城外村裡的各種小毛房、看瓜的小屋子,也都住滿了人。這些提前來的人,近的幾百裡,遠的是千里之外。這些人中,他們來自大江南北,黃河兩岸,天南地北,四面八方,全國各地。口音也是南腔北調,各式各樣。
連雲港海州白虎山廟會所以這麼興盛。是因為這裡是《西遊記》裡孫悟空的老家和孔子及秦始皇常來遊玩的人間聖地,會名因城邊有座白虎山而得名,據傳,此廟會名子還是秦始皇起的吶!
現如今,這裡已是開春後最好玩的地方,更是人們做買賣的天堂。在這個廟會上有內地來看大海順便趕會的,有到孫悟空老家看猴孫順便趕會的,有學當年孔聖人和秦始皇登山望海順而便趕會的,當然真正做生意的人也是大多數。
朐陽門前的大廣場上,用棒、板、席、搭成個個戲棚子。那戲臺上,鑼鼓喧天,《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和《仲八鬧海》等戲正唱得正歡,戲臺下邊,你擁我擠的觀、聽眾是裡三層、外三層的一大片,非常熱鬧。
街道里要比街外規範多了。大小店鋪,都粉刷一新。除了固定的門面外,又出了一大些大小地攤子,什麼賣蝦仁的啦,賣鹹魚的啦,賣大棗的啦,賣對蝦的啦,山珍海味樣樣俱全,密密麻麻一大片。從會上的裡裡外外這種熱鬧的景象來看,還真象個“天平盛世”。
鼓樓門口,在那凸起的小巷邊上,有一個挑著兩個大木水桶賣鹽滷的小夥子。他的面前頭,買鹽滷的排成一大隊。
一個著一身破衣服的老大爺,端著一個大碗來到他的面前:“小老闆,幫我裝上一碗要多少錢?”
賣鹽滷的看了一下碗,又看了一下老大爺:“你端好碗,等我給你裝滿了看著給吧!”
過了一小會,一個穿金戴銀的闊少爺來到了攤前,從狗腿子手上拿過一個大臉盆:“小傢伙,給老子快點裝滿!”
賣鹽滷的瞟了這個闊少一眼,慢慢騰騰裝了起來,不幾下子就裝滿了。隨後他向闊少說:“二吊九”,闊少嫌貴,嘴裡不乾不淨。賣鹽滷的嘩啦一聲把鹽滷又倒回大木桶裡,把臉盆扔了過去。
闊少被頂了一下,著起急來:“小侉,老子我有的是錢,再給我把盆裝滿!”
賣鹽滷的一陣冷笑:“有錢到別處買去,咱沒工夫同你多囉嗦!”闊少見賣鹽滷的膀粗腰圓一身肌肉塊,並非是善茬,只好說句大話溜走了。
接著,一位討飯的老太太端著一個破水瓢湊過來:“小老闆!打上這半瓢要多少錢?”
賣鹽滷的用抹布擦擦手接過水瓢裝起鹽滷來。裝滿後,朝那討飯人端過去說:“大娘,端走吧!”
老太太接過水瓢仔細看了看,只見這鹽滷香鮮味撲鼻,真是正宗的贛榆貨,說道:“這貨真好——要多少錢?”賣鹽滷的小傢伙說:“不要錢!”老太太覺得過意不去,只好說了一些感謝話,又仔細地打量了一下,便端著成鹽滷的水瓢走開了。
這位賣鹽滷的,是不是宋繼柳?是的!
如今,宋繼柳這個離開父母的窮小子,已快長大了。
今天,繼柳趁田大爺去看病的機會,頭一次單獨一個人趕會賣鹽滷。李大媽為了他早起趕會,起早蒸了幾個粗麥面摻玉米的饅頭。繼柳就著鹹老白菜幫子吃了兩個饅頭,又喝了一大碗白開水。生怕在外邊吃東西要花錢,又捎上三個上了黴點的煎餅、一塊鹹白菜,挑起鹽滷擔子上路了。
李大媽知道,田大爺那種“惹禍不怕禍大”的壞毛病,如今已經傳染給了宋繼柳。
所以,在繼柳臨出門的時候,她是千叮嚀,萬囑咐:“繼柳啊,雖說我不是你親媽,但我可把你當成了自己的親生兒子啊!乖孩子,眼下這個世道是沒有咱們窮人說話的地方的,你頭一次自己出去做生意,萬不可惹是生非呀!”李大媽懷著十分擔心的心情追出莊子:“繼柳啊!萬事都有要‘忍’字當頭,小不忍就會出大事,遇事都要躲著走……”
他這些話,被北莊的徐雲奪正巧聽見了,徐雲奪湊過來逗笑說:“俺師孃,幹什麼這樣不放心?”
李大媽笑著說:“世上沒有一個不擔心自己兒子的,一時囑咐不到就有可能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