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房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三章戰地記者,中外英雄傳,平房種,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百二十三章戰地記者

捉俘虜的活動,整整繼續了一晚,記者在七日清晨進城,當走到二營營部時,這個二營的政治工作者馬上遺憾似的對記者說:“可惜昨晚你們在城外捉俘虜了,如果跟部隊進城,那才看到很多動人的場面呢!

此時,敵人被宋繼柳的武工隊和老百姓追的是滿街亂跑,一會就被他們捉了許多。另外,滿街都是老百姓,紅燈籠,生硬的喊著:

“歡迎八路軍!”

“歡迎救命恩人!”

“很多老大爺老大娘親自送茶水給我們喝,特別動人的是:當我們進城時,突然跑來一位老太大,攔路跪倒,感激的說:‘你們可來了!’……當時大家也覺得有點難過。……但可惜我不會寫文章!”一同志說。

記者萬里雲聽後笑著說:“你講的就很好呀!筆記下來,就是漂亮的文章。”

萬里雲接著在該營用了一頓剛剛繳獲的食品,就到指揮部去探詢戰果。

一同志說:“據不完整的統計:生俘偽第一集團軍部秘書長、偽三師衛士旅第十二團團長以下官兵二千一百餘名。斃傷偽三百餘,繳迫擊炮六門,重機槍一挺,輕機槍九十挺,手炮三十門、步槍、馬槍一千五百五十餘支,短槍三十二支,戰馬六十匹,汽車五輛,規模頗大之完好兵工廠、雲母工廠各一處,解放軍亦傷亡排長以下指戰員二十餘人。”

記者萬里雲當天周遊全城,只見到處都遺留著敵偽蹂躪的痕跡,一位士紳模樣的長者指著縣府舊地對記者說:“這一大片地,過去都是滿滿的一片房屋,但都被敵偽軍拆掉修碉堡了!”

走到南關時,遇到一位老太婆很吃力的提著一小桶水,記者搶上去替她提,並問: “老太太這麼大的年紀為什麼還自己提水呢?”

她驚奇而感激的說:“我的孩子早就出去了,掌櫃的又病著,家裡沒有人,幸虧同志幫忙。”到她家以後,老太太突然訴起苦來,“俺們家姓劉是做小買賣的,已被張逆搶了十一次,偽軍突圍的前一天,還在西關大搶一頓,什麼也沒有了。我六十年來沒有見過象張步雲那樣的壞傢伙,六十年來也沒有見過象八路軍這樣好的隊伍!同志得閒來玩玩啊!”

萬里雲流著眼淚連連答道:“好,好,好……”

第二天清晨,天主教堂響起了安祥的鐘聲,據房東說,這樣的鐘聲已經好久沒有聽到了。

解放軍繳獲的汽車已在街上飛馳,市民們在民主政府和城防司令部的協助下,匆忙的破除巷戰工事,遭敵偽搶掠後殘存的商店,也在忙著擦洗玻璃窗和櫃檯,擺出那千方百計隱匿下來的貨物,各業的招牌,高高的掛起來了。

另外,兩家石印局,日夜替解放軍趕印宣傳品,小販們穿梭似的在街上大聲叫賣,滿城紅旗飄揚,到處都貼著鮮豔奪目的標語,人們最關心山東省政府頒佈的“軍事時期城市管理綱要”及**的各種政策。許多上了年紀的老百姓,都戴上眼鏡細心的讀著,一位小商販邊看邊笑著說:“**的政策就是好,對各界都能照顧到!”

諸城的青年們更愉快的招呼著同伴到前線記者團臨時佈置的“閱報室,極度缺乏精神食糧的他們:抓到任何一種解放區的書報都噴嘖讚美,但當管理圖書的同志告訴他這僅僅是解放區出版業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時,他們又立刻現出深深的羨慕神情。

第四天,是諸莒邊群眾自動組織慰問團來勞軍的日子。

記者和一大群人去迎接他們,在南街上碰著這支鑼鼓喧天的隊伍,最前頭飄著一面寫有“向解放諸城的大軍致敬”的橫旗,緊跟著的是中國人民領袖**同志的巨幅畫像。

這後面就是兩行紅綠奪目的婦女高蹺隊,她們和著鑼鼓的節拍而扭著秧歌,再後面就是用車子推著二十口豬,十二隻羊,還有一連串的擔子,挑著大批的雞蛋和蘋果,許多禮物上都貼著紅紙條,據說這是當地農民最尊敬的表示。

慰問團走到大街時,老四團已列隊歡迎,群眾代表李大來對戰士們說:“我們帶來的東西很不好,可是這是莒諸邊千萬個老百姓的心呀!”

全體指戰員也高呼回答:“感謝老鄉們對我們的關心!”

“堅決消滅張步雲的殘部,替諸莒邊老百姓報仇!”

接著互相交談,親如父子家人,這種融洽氣氛使剛解放的諸城同胞異常驚奇和羨慕。一位離城三里路的張老先生,腿上著瘡也趕來參觀,他感慨而興奮的說:“我白活七十年,這才看見真軍民一家的魚水之情!”一位戰士馬上安慰他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特種教員

宜城風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