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房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 四十七 章 上海精英,中外英雄傳,平房種,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抗戰時期,張建良和王仲豪、葉文津都在上海南京路滄州飯店開公司,名叫榮華公司。張建良是老闆,來回奔波於上海、香港等地。葉文津是總經理,王仲豪是管錢的副經理。這個滄州飯店實際上是地下黨的一個據點,是為黨弄軍火、物資、籌備資金的上海地下中的一支,也是潘漢年直接領導下的一個地下隊部。

話說高玉林一行五人,來到了上海青幫大字輩頭目高士奎家的大門口,高玉林上前敲了門,看門老頭老點頭哈腰地說:“是二少爺回來啦?”

“俺大爺在家嗎?”

“在,在在!”

“好,頭前帶路!”

“是是!”

這高士奎可不是一般青幫頭目,他還是青幫大頭目黃金榮的入幫的介紹人吶!

早在一九二八年十月,上海青幫特號頭目張仁奎在南通收上海法租界巡捕房華探督察長黃金榮為徒。黃金榮原先並非青幫卻仗勢擅自收徒,說他屬於天字輩,比大字輩還多一劃,引起了青幫人士的不滿。

後來,在上海青幫大字輩高士奎、曹幼珊等人的竭力勸說下,黃金榮才下了決心向張仁奎投帖拜師。

高士奎一聽說本家侄子高玉林到了,笑逐顏開地在大廳裡大叫:“乖小子快進來,讓大老我看看瘦了沒有?啊,還帶來幾個客人呀!快快有請,快快請坐!管家,快上茶,備飯!”

“是!”管家笑著向玉林肚子上打一下,興高采烈去安排了。

“大爺!”高玉林趕緊向高士奎跪下磕頭說,“小侄我多日未能前來盡孝,求受不孝之侄玉林一個響頭!”說著向上去就是一大響頭。

“好孩子,自家人不用多禮!”高士奎趕緊把玉林扶了起來。向玉林身後傻傻站著的幾人問:“這幾位是?”

“回大爺,他們都是小侄的把子的大哥,是同小侄我前來拜見您老人家的。”

“高大爺好!”五人異口同聲。

“好好!真是英雄出少年呀!怎麼還站著?都坐下說話!真是一群小老虎,哈哈,好好!”

說話時,盧老闆把一大包贛榆的土特產和海產品抱到高士奎的面前的地上,把贛榆的大幹對蝦、海蜇、大麻鮫、大蝦仁、蝦皮、蝦醬等等一一呈上說:“這是我們幾個孝敬你老的,請笑納!”

“自家人不興這個,下一次不興這樣子了!管家,快收下。我老高就愛贛榆蝦醬這一口,快叫人先幫我烤上一碗。還是玉林這個乖小子,懂事!”

高玉林把邵釀泉推出說:“這是小侄的大哥小邵,見我們在家無事可幹,就帶兄弟幾個來這裡撞撞。這不先向大爺這看看,看看老人的。”

“有出息!你們打算幹些什麼事吶,你大爺一定叫手下全力支援。但不許你們進幫會,乾點正經的生意!”

邵釀泉認真地說:“多謝大老爺的關心,我們一定聽您的教誨,乾點正大光明的的事!”

“哪你們的打算先幹什麼?”

董金梁看了一下汪滔說:“回大爺,我們只想把家鄉贛榆的土特產弄來賣,然後,再從這裡弄點洋貨到蘇北、魯南去銷售,兩頭倒。”

“好,有出息!不過,”高士奎說到這裡,猶豫了一下,接過玉林遞上的洋菸,點上火,吸上一口說:“要是隻在這大上海乾事,我們青幫會定可幫你們擺平一切,哪怕販賣軍火也不在話下。要是向外運的話,就成了一個大問題,現日本人看的可嚴了,加上上海事端的製造者芳子的再次重來上海,向外運輸真成了一個大問題!”

汪滔一聽有點著急地問:“大爺,您老就沒辦法別的方法嗎?”

“這……”高士奎站起來在大廳裡轉了一大圈子說:“要不咱們吃過飯年後,找找咱們幫會的總老大張仁奎,他可是老蔣的大紅人,是一個鐵心的抗日者!”

“好!一切聽從大爺的安排!”

張仁奎,號鏡湖,山東滕縣人,一八五九年生。早年販私鹽為生,加入青幫,為大字輩人物。青年時代在江蘇靖江參加清軍,後在徐寶山部供職。辛亥武昌首義成功後,張以通州總司令名義在南通通電宣告獨立。次年任南京臨時政府第二軍步兵二十四旅旅長。

一九一三年十一月起至一九二四年任江蘇陸軍第七十六混成旅旅長兼通海鎮守使,為北洋政府陸軍上將、傑威將軍。

二四年張仁奎因病退休,隱居在上海法租界,同時在山東原籍滕縣鹽店街投資建房一處,花木樓臺俱全。他偶爾在春秋佳日離滬北上返老家小憩。北伐戰爭興起後,張仁奎出任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特種教員

宜城風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