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房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 九十八 章 死狼二郎,中外英雄傳,平房種,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哈……”大家一起跟著大笑。
“現我命令,”賈若瑜站起來雙手向下壓了壓說:“我十六團三營主攻水道;東海軍分割槽的東海獨立團三營和牟海獨立營打援;當地老百姓在民兵的配合加大破路的力度;濱海的老宋和偵察隊王隊長先行到據點內進行偵察……”
“是!”
賈若瑜接著說:“由於三營營長譚道楷不在位,由政教胡丙乙、副營長張超、副政教張在田負責指揮戰鬥。決定八月二十四日夜,發起攻擊。”
“是!”政教胡丙乙打了一個立正說,“根據軍區首長賈若瑜同志的明確指示,現給各連下達戰鬥任務:七連進攻偽軍碉堡,八連進攻日軍大碉堡,九連為預備隊。副營長張超具體指揮這次作戰……”
八連是當時威震膠東的鋼八連,過去作戰屢建戰功。當時八連連長長江雪山是抗日老英雄、政指呂俊、副政指是王前,當時他剛從抗大畢業分配到八連,並相同地下黨和武工隊成功救出被日本特務抓去的同志。
而江雪山連長從當戰士、班排長到連長從未離開過這個連隊,八連的戰鬥作風是他帶出來的。當時王前能分到這個英雄連隊感到無比光榮,也深感自己的責任重大。但王前決心不辜負上級領導對我的信任,決心協助連長打好這一仗。
“我們認為上級把攻克日軍碉堡的任務交給八連,是對八連的充分信任,是八連的光榮。因此,一定要完成好上級交給我這一光榮任務。大家要沒有領信心?”江雪山回到連裡開會時說。
“有!”異口同聲。
於是,膠東軍區的軍隊和地方幹部在日本軍駐屯地周邊地區統一集合村民進行動員,目的在於徹底破壞周圍的主要交通線路。以青島到煙臺的交通大動脈青煙公路為首,煙臺到龍口,榮成到威海衛,威海衛到文登,寨裡到大辛店之間的道路幾乎全被破壞殆盡。沿線中的村民出動人員達數萬人,將數米寬的公路挖到人都無法通行的地步。
由於,道路被破壞的狀況如此嚴重,以至於日本鬼子士兵都因此產生了驚恐。沿線的老百姓,顯然是將對日軍的怨念全都集中在了破壞工作之上,才造成了如此慘狀。前一天從青島到煙臺的路還可以走卡車,第二天來看就完全變了樣,日本兵看了,怎麼會不心驚呢?想集中民工來修復是不可能的事情,兵力不足的日軍面對這種局面深感絕望。
同時,膠東軍區司令員許世友請水道當地的居民幫忙,把前面被擊斃的日軍都用白布裹好,鄭重下葬,就埋在原據點附近的田地中。
另外,早在初年初,盤踞在膠東地區的日軍和國民黨頑固派,相互勾結,白天集中兵力進行“掃蕩”,夜晚則龜縮在據點裡,企圖依仗鋼筋水泥澆築的碉堡工事和圍牆,鹿砦作垂死掙扎。在這種情況下,為解決我軍的攻堅武器,時任膠東軍區司令員的許世友向軍區後勤部各兵工廠發出了研製平射炮的命令。
這年六月初,軍區後勤部兵工二廠在厂部駐地牙前縣(今屬棲霞市)河東村召開了造炮會議。廠長呂希功、副廠長王民、教導員張鈞與廠機工部、彈藥部的幾個負責人一致認為:平射炮是戰場急需武器,必須儘快造出來。
可是,大家連平射炮是個什麼樣子也不知道,惟一可供參考的是從畫報上剪下來的一幅不太清楚的炮的照片,以及從敵人手裡繳獲的十幾發“八八”式穿甲炮彈。具體分工是機工部造炮,彈藥部造炮彈。制炮方案由各部發動工人想方設法解決。
於是,全廠職工經過兩三個月的晝夜奮戰,第一門平射土鋼炮和十幾發炮彈終於造出來了。經過實驗,大炮的威力還確實不小。
許世友決定,調這門炮參加拔除水道據點的戰鬥。此炮模仿自日軍的九二式步兵炮,但是口徑卻增大到了八十毫米,威力更大了,名字被許世友用兵工廠所在的牙山根據地命名,稱作:“牙山炮”。
由於“牙山炮”平射土鋼炮是我膠東軍區兵工廠自造的,部隊戰士沒用過,兵工廠遵照許世友的指示,選派了許維漢、林茂兩位工人師傅擔任臨時炮手。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