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房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 十二 章 地下組織,中外英雄傳,平房種,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天,青島附近的一個農村,一家人家正在辦喜事。突然,一顆炮彈在人群中爆炸了——這是一九四三年“掃蕩”我山東省軍民的炮聲。
新娘血肉橫飛,只剩半截身子。新郎李向來抱著手臂發痴。這時,正在外婆家度假的綦小姐與同學張叢佚趕著賀喜,目睹眼前的慘景都驚呆了。
地主狗吃屎卻來逼債。一個學生模樣的青年忿忿不平,揭露地主不顧國難當頭,依然乘人之危敲詐勒索,趁火打劫。地主狗吃屎老羞成怒,舉起文明棍向青年就打。不防,李向來奪過文明棍,將狗吃屎痛打一頓。
這時,巡警聞聲趕來。青年迅速李向來推走,自己向村外跑去,引開巡警。
當晚,張叢佚、綦小姐到李向來家,看到他正在磨大刀,那個青年則在一旁相勸:“不能單槍匹馬地報仇,要發動群眾,才能阻止鬼子的大‘掃蕩’經相互介紹,她們才知道他叫康寧(原名叫傅餘聲)。
半夜,兩個日本兵在橋頭放哨,岸下突然躍起一個小夥子,揮起大砍刀砍倒了一個哨兵。另一個哨兵連忙向他放了一槍。
小夥子左臂負了傷。忽然,黑暗中躍出一個人,一腳把開槍的哨兵踢到河裡,拉起小夥子邊跑邊說:“小李,快過河!我掩護。”
李向來如夢方醒,發現救他的是康寧,說:“過了河到張叢佚的外婆上藥包紮。”
“好!我先把鬼子引開,你先走!”康寧說著向另外方向跑去,小鬼子也就拼命地追去。
康寧與李向來先後到了張叢佚外婆家。張叢佚急忙給李上進包紮傷口,動作熟練,康寧遠見了很是欽敬。張叢佚與綦小姐也把自己在青島的家庭地址告訴他,邀他去作客。
此時,張叢佚與綦小姐回到青島。張叢佚剛進家門,王愛慕在等她。王愛慕是她小學同學,在一起上過中學。他追求張叢佚,張媽媽見他有錢,願把女兒配給他,但張叢佚不肯。
康寧是地下工作者,他去過山東省根據地。八路軍山東軍區一經理部最近派他回青島採購西藥、電池等物資,住在青島郊區附近一個同志的家中。這次小鬼子大“掃蕩”後,藥店囤積居奇,藥品一時不易買到。這天,他找領導馬馥塘彙報情況。
馬馥塘,曾用名馬天香,化名張靜,一九零六年三月生於山東省齊河縣安頭鄉張莊村,是一個富裕的農民家庭的獨生兒子。七歲入本村初等小學讀書,畢業後考入齊河縣立高等小學。一九一九年參與了“五?四運動在齊河的群眾集會和示威遊行活動,並積極組織“十人團”,抵制日貨,響應北京學生的罷課鬥爭,熱衷參與反帝愛國運動。
不久,馬馥塘考入濟南正誼中學,暑期又考入山東省立第一中學。
一九二零年,十四歲的馬馥塘參加了王翔千、王盡美、鄧恩銘等組織成立的“馬克思學說研究會”,併成為其中的主要成員,逐步接受馬克思主義思想,懂得了許多革命道理。
馬馥塘積極組織會員讀書,舉行報告會,研究學習《**宣言》等馬克思主義書籍。他還積極組織領導社會活動,對一些政治事件發表宣言。
一九二一年四月,省立一中國文教師王翔千和山東省濟南省立一師學生王盡美和省立一中學生鄧恩銘在李大釗、陳獨秀的聯絡支援下,在濟南組建了山東省第一個**組織,十五歲的馬馥塘便在同年轉為黨員,馬馥塘是一九二一年建黨初期的**員之一。同年七月王盡美和鄧恩銘代表濟南黨組織前往上海參加中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黨的“一大”之後,王盡美、鄧恩銘於二二年八月成立了中國**青年團濟南團組織,馬馥塘和王盡美、鄧恩銘、王翔千(鄧恩銘、馬馥塘的省立一中國文教員)等人成為濟南團組織的首批團員。二三年馬馥塘給**中央派來山東工作的特派員吳慧銘做聯絡工作。二四年馬馥塘在省立一中畢業後又專學英語一年。二五年,他考入山東省立第一師範數理專修科,學習期間他仍組織開展學生運動,成為學生運動的領袖。
一九二七年一月,馬馥塘在省立一師尚未畢業,就按照黨組織的指示到省郵局報考郵工,以優異成績被錄取為郵務佐,分配到高密郵局工作。三月,因工作需要,省委把他黨的關係由省立一師轉到高密縣,擔任了**高密地方執行委員會委員,負責監察工作,併兼任城市黨支部書記。
當時的高密黨組織才成立一年半的時間,絕大部分黨員是工人和農民,黨的活動經費相當困難,馬馥塘毫不猶豫的把自己的月薪二十銀元大部分給了黨組織,只留幾元錢的生活費艱苦度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