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2部分,流雲劍,花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能夠命中兩指寬的“寸板”。戰馬賓士過程中,必須槍招不散亂。
最離譜的是,常備軍的馬軍士卒,還必須能說會道,能寫會算,才勉強合格。
毫不誇張地說,無論是騎射、鬥戰、個人綜合素質,景東常備軍馬軍堪稱大明朝第一騎兵,絕對沒有第二。
如果說景東常備軍的馬軍士卒選拔稱為嚴格,那麼常備步軍士卒的挑選就是變態。
步卒選拔第一項是“跑山”,爬山的過程中如果不是陡坡,那就不是爬,而是全副武裝跑步向上。
步卒選拔第二項是平地奔跑,要求能夠連續跳過六個一丈三尺長的大坑。並且能夠揹著一石五斗米,跟著馬軍奔走四十里,才算勉強合格。
步卒選拔第三項是武裝泅渡,要求步卒揹著十八斤的長劍,在瀾滄江的激流險段泅渡兩千尺遠。然後搶灘登陸,攻佔敵人的河沿陣地。
景東軍民府的鄉兵和任何部族都不同,他們沒有男女之分。而且平時都有登記,勞作之餘參加訓練。
一旦遇到徵兵出戰,鄉兵必須準時到達集結地點,延期者斬。並且自帶武器、馬料及糧食前往。
在歷史上,景東女兵就已經天下揚名。
天寶十三年(七五四年),唐朝十萬大軍抵達弄棟(姚安),南詔國彩雲王妃率一千二百名女兵出戰。
唐軍以六倍的兵力對陣,結果三戰三敗。最後採用火攻,一千二百女兵從彩雲王妃以下全部被燒死才算結束。
後人懷念彩雲王妃及一千二百忠勇女兵,把開南女兵葬身地稱為“祥雲”,也就是現如今的祥雲縣。
景東軍民府的軍隊具有如此強大的戰鬥力,除了選拔士卒條件苛刻以外,關鍵在於它的軍規非常特殊。
雖然比較特殊,但是軍規只有兩條:
在戰場上,如果身體正面受傷,享受最好的治療,取消奴籍,分給兩畝稻田、五畝山地。
在戰場上,如果發現身體的後面受傷,不分等級高低,一律斬首曝屍示眾。任其腐爛,不得收殮。
景東常備軍馬軍分為兩個部分:象隊三千人,馬隊兩萬七千人,兵器都是一丈八尺長的長槍。
景東鄉兵,如果全部徵召起來,可以出動六萬大軍,其中女兵一萬五千人。兵器沒做要求,有狼牙棒、熟銅棍、斬馬刀、長槍等等。
這一次雲南總督府發出緊急出兵的檄文,命令景東軍民府立即出兵,圍剿盤踞在武定、元謀周邊的叛軍。
土知府陶明卿接到軍令之後沒有絲毫猶豫,立即下達了出兵命令。
統兵大將刁勳帶領常備軍一千象隊(大象一百零八頭,步卒一千人)、馬隊兩千人,另外徵召鄉兵馬隊兩千人,合計五千騎兵緊急北上。
因為景東傣族崇尚讀書,所以軍中就沒有傻子,反倒是好多人都知道兵法。
刁勳即便不是諸葛亮再世,也絕對不是傻子。
經過斥候兵提前偵察,發現了熊開山驃騎營的排兵佈陣方式:
黑井鎮大營駐紮騎兵兩千人,西面的蟠龍鎮駐紮輜重騎兵四百人,最北面的戌街鎮駐紮前哨部隊三百騎兵,合計騎兵兩千七百人。
刁勳略一沉思,隨即就有了對策:
兩千鄉兵利用地理熟悉的優勢,隱蔽靠近敵人,進攻蟠龍鎮的輜重騎兵。
常備軍三千騎兵放緩前進速度,等待有利時機,進攻黑井鎮的主力部隊。
熊開山剛剛接到嚴二孃的金雕傳書,才知道自己的作戰目標不是北面的吾必奎,而是南面的景東土司軍隊。
斥候兵探明敵人的訊息報告,熊開山對於敵人來了五千騎兵,並不是十分在意。
唯一作出的調整,就是命令最北面的前哨部隊三百騎兵,立即後撤到蟠龍鎮,和四百輜重騎兵合兵一處堅守。
俗話說:驕兵必敗。
熊儲的命令說得很清楚:“如諾敵人來勢兇猛,則讓開正面,放敵人深入元謀腹地,然後設計誅除之。”
熊開山率領驃騎營雖然經歷過大血戰,但是來到南蠻之地以後,還沒有碰到過對手,所以對於那些土司軍隊就有些輕敵。
惟其如此,熊開山就做好了和敵人決一死戰的準備,絲毫沒有想過“讓開正面,誘敵深入”這回事兒,自然也沒有做準備。
熊開山的斥候兵,並不是周老四的那些“偷雞摸狗之徒”,而是一個百人隊擔任巡哨。
結果一個不小心,竟然沒有發現緩緩而來的敵人少了兩千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