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箋清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章 路遇援軍感謝親愛的妹紙們關心的加更,後宮胭脂殺,一箋清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去蓮花峰!”明揚話落,正欲起身,卻又想起什麼,道:“來之前皇上交代各路人馬都備了多餘的馬與馬車,以備不時之需。請太后與元妃娘娘上馬車,他們自然會將太后與元妃娘娘帶到安全的地方。”
雲千雪全不理會這個,而是問明揚道:“皇上身邊帶的人夠不夠?大人多帶一些人過去,本宮與太后這裡有卓大人護著,無甚關係了!”
“皇上身邊跟著兩萬大軍,對付這些流民,已經夠了。”明揚如數應下,支起身揚了揚手。立時有人跑著將馬車牽到雲千雪與太后的面前。這馬車一看就是特別準備的,車廂極是寬大,由三匹馬並排拉著。
宮人先扶著太后上了馬車,雲千雪看著明揚帶人離去,直到大隊人馬走遠了,她才跟著進了馬車裡面。
這馬車分為內外兩層,外間可以跪坐兩個伺候的宮人。內裡便是休息的地方,四個人坐進去也是極盡寬敞。馬車裡鋪著暖墊,中間擺著一個不高的邊桌,邊桌的下面是盛放碳的爐子。期間,正好容得下一個茶壺的高度。
雲千雪驚魂未定,進了車廂,也不敢在太后面前失儀,仍舊是規規矩矩的坐著。只是雙手,還仍舊餘悸未平的顫抖著。
太后瞧在眼裡,無比感懷而激賞的看著她,讚許的說道:“到底是你母親悉心教匯出的女兒,也是你姑母看好的侄女。難得你能如此臨危不亂!”
雲千雪這會兒開口,聲音還發著抖,“太后才是真正的臨危不亂。”
太后含著淺淡的笑意道:“哀家只是不怕死,也不在乎自己如何。哀家如今這半個人,都入了佛門。那不叫臨危不亂,是看破紅塵。”太后這話說的風趣,盡力想要將雲千雪仍舊緊繃的心虛撫平。
雲千雪大口大口的喘著氣,搖頭,勉力笑道:“臣妾還在紅塵之內,有太多的喜、怒、憂、懼、愛、憎、欲。”
太后笑起來,和顏悅色的親切說道:“咱們娘倆兒,也算是同生共死過了。”
雲千雪聽她這樣一說,心裡沒來由的有一股暖流拂過,眼圈兒裡含著淚,笑了笑,“自然,太后是臣妾的主心骨!”太后聽著這話,跟著雲千雪一齊笑起來。
卓逸騎著馬,緊緊跟隨在馬車的旁邊兒。這會兒聽見車廂內的笑聲,心裡才總算真切的感受到,安全了,都安全了。
且說霍延泓這邊還不知道雲千雪與太后平安無事的下了山,等他到了九華山蓮花峰之下,已經有許多流民從山上下來。他立時派人將這些流民抓了起來,一問之下,都到沒有見過朝廷的人。他仍舊不能放心,親自領人上山。那數百級的臺階,他是大氣兒都未喘,一鼓作氣的登上了蓮花峰。
可蓮花峰上面,哪兒有云千雪與太后的影子。滿地都是四散的衣物、零星的糧食殘渣,書冊佛經被撕得粉碎,還有因為哄搶而碎裂的珠寶碎塊兒。
九華寺的全部僧侶,此刻都在大雄寶殿中唸經,尚不知道流民已經散去。顧臨甫進了大雄寶殿一問,才知悉。太后與元妃等人,早就從後山下去了。
霍延泓聽了這話,又忙不迭的待人衝下後山。這一來一去,早就體力不支。卻仍舊急匆匆的往山下去,走的時候,數次險些從臺階上滑下去。也虧得前後都有人,及時拉住才無礙。
可這一行人,一直走到山下,也沒瞧見太后和雲千雪的蹤跡。
此時,這一夜快要過去,天邊隱隱泛起魚肚白。天要亮了,更讓霍延泓焦心不已。
顧臨甫攔住霍延泓勸道:“皇上先回營去歇一歇,許是太后與元妃已經被救回去了!抓了的那些流民,不是也說沒瞧見過太后與元妃。”
霍延泓連夜趕路,眼睛裡滿是血絲。這會兒遍尋雲千雪不見,心裡上上下下的打鼓。整個人帶著鮮見的,難以明說的慌亂與憂心,聲音嘶啞的說道:“她們從後山下來,後山也有流民堵著,必定會跟流民正面撞上。按照那個時辰……”他幾乎是戛然而止,再不敢說下去,更不敢想下去。蓮花峰的後山比起南邊更是險峻,半山腰下便是萬丈懸崖。
如今找不到人,他腦海裡最壞的念頭一一閃過,這些念頭令他害怕,害怕的自心裡往外發讓他瑟瑟發抖。
明揚就是這時間趕到的,他一邊下馬跪下,一邊回稟道:“啟稟陛下,太后與元妃娘娘平安無事,微臣已經讓人先行送回大營了!”
霍延泓聽見這話,心口一鬆,是長長的舒出一口氣。什麼話也沒說,立時飛身上馬,撥轉馬頭,策馬揚鞭的往九華山外平地的大營奔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