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箋清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章 牽強附會推薦票滿3000加更,後宮胭脂殺,一箋清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祚。扶風縣只地震,實乃上天昭示。”
霍延泓面無表情,眼神裡充斥著說不出的寒意,問王閣老道:“上天昭示了什麼?”
王閣老不卑不亢的徐徐說道:“妖女禍國,必有災禍。安定太主一向身子健朗,卻在認了元貴妃之後突逝。顧妃乃是皇上結髮妻子,被此人逼的含恨欲自裁。”
霍延泓強忍著怒意,面上流露出和順的笑。他心裡清楚得很,萬不能露出分毫震怒。一旦流露出來,這些酸腐的文臣,便會將他的所有不當言行,歸罪於雲千雪。
“閣老所言,上天的昭示,實在太過怪力亂神,危言聳聽。至於安定太主之死。也是年歲到了,天授五年那會兒,安定太主便是斷斷續續的生著病。這一點,宮中去顧家的太醫皆知。王閣老將這件事兒怪在貴妃的身上,未免牽強附會。至於顧妃一事,當時顧妃的宮人也說與旁人無關。”霍延泓撫掌,不怒自威的笑看著王閣老,鄭重道:“閣老您是三朝老臣,可不要人云亦云才好。”
皇帝狡猾又擅詭辯,朝中上下自然是心知肚明。如今聽著皇帝這一番話,王閣老一流,不覺在殿下暗自交換了眼色。
便有內閣大學士郭慎進前,拱了拱象牙笏板,恭敬的說道:“陛下,天災之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前車之鑑,閣老所言,句句是理。”
霍延泓低低的哦了一聲,岔道:“海內有災禍,若深究,當是朕的不是。朕該下罪己詔,以告上天,懇請寬宥。”皇帝提及“罪己詔”,立時引得群臣跪地,道:“微臣惶恐。”
霍延泓起身,沉沉道:“朕的群臣言及妖妃禍國,朕自得檢討自身德行,言行可曾有過失,品德可曾不端正。失了諸位大臣的信任,可是枉為一國之君?”霍延泓這話說的極重,又是懇切認真。
殿內的群臣,更是匍匐,慌張而驚悸的說道:“微臣有罪。”
如此,霍延泓才總算勉強將扶風縣地震與雲千雪暫時撇清關係。可朝臣並不預備就此罷手,皇帝這條路行不通,還有太后。
自此之後,前朝後宮,一日都未有安寧。朝堂之上,鬧得不可開交。霍延泓軟硬兼施,朝臣卻半點也不退讓。皇帝遮掩過去,他們自會將話頭再拉回來。皇帝若是動怒,殿上滿朝文武,便紛紛跪地告饒。法不責眾,霍延泓對這一眾群臣自是無法的。
更甚的,有親貴朝臣來頤寧宮求見太后。言及後宮沒有皇后主持,便是以太后為尊。後宮不安,則前朝難平。請太后務必插手,將為大齊除去禍國妖妃。勸說皇帝將顧臨怡迎回,並予以後位,扶正顧臨怡的正妻之位。方能讓陰陽平衡,讓大齊民眾免於災禍。
皇太后當著親貴的面兒,自不能不溫言勸和,請諸位大臣先以國事為先。將扶風縣地震中的流民妥善安置,才是正經。
可霍延泓不表態,朝臣便似乎也不急於扶風縣的災民。如此僵持不下,竟氣的霍延泓在朝堂之上呵斥一眾朝臣不知輕重,本末倒置。皇帝與朝臣如此劍拔弩張,惹得兩邊僵持不下。
太后看著心急,對此事也大是無能為力。
這一日,雲千雪到太后宮中,正逢踏月送走了一干親貴大臣。她迎雲千雪往壽康殿,邊走,邊忍不住埋怨道:“成日裡都是這樣,總也沒個清淨!”
雲千雪心思驚動,面上是訕訕的不自在道:“此番全是因我而起,讓太后為我操心,實在是罪過。”
“瞧奴婢說的這個糊塗話!”踏月忙告罪,勸雲千雪道:“若是罪過,宮外那一個才是真真兒的罪過呢!娘娘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只是這事兒如今沒個了結,總這樣橫著,不是辦法。”
注:1周幽王二年,涇水和渭水、洛水流域發生大地震。西周末期的思想家,也是朝廷重臣史伯說的。大概的意思是:天地有陰陽二氣,要有序和調合;而秩序就被打亂,陰氣壓迫陽氣,使的陽氣伏在下面不能上來,才發生地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