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皮共和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章 說客,三國之先鋒廖化,鐵皮共和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翌日,未及卯時。

陳倉城外聯軍大營中,主帥王國升帳點兵,由於點卯時間的突然提前,許多兵士還來不及穿戴完備便匆匆趕來列隊,因而當王國在大帳之內意氣奮發的向一眾將校佈置這一天的攻城任務時,營帳之外尚有許多的兵士還在整束衣甲。

不過,好在王國看不見。

王國之所以這麼急著去攻打陳倉城,其實依然無關乎任何戰略戰術的考量,還是因為他自己的心病!

昨天二娃子斬殺官軍一員偏將算是稍稍出了一口前天夜裡被卻營的惡氣,也算挽回了自己的一些顏面,但可惜的是沒能斬殺那領軍主將胡軫。再者,那二娃子何邑說起來總歸是廖淳的人,細究起來指不定底下這幫賤匹夫還不知怎麼議論?!

所以,今天必須把陳倉城給攻陷了,而且一定可以攻陷!十餘萬人打一座城,踏都把它踏平了!

王國信心滿滿,又豈肯將這“唾手可得”的功勞拱手讓與他人?因此這一日出戰,打頭陣的全是他手下嫡系人馬,這便是他天未亮便招集全軍升帳議事的結果。

這事最鬱悶的便是二娃子了,昨天他大顯神威上陣手起便劈了官軍一員副,自以為勇武無敵,正想在三軍陣前再大展身手,確不料主帥王國全安排了自己人上陣,並且這事他淳哥還插不上手。

這真是“英雄無用武之地”!二娃子大發牢騷。

自然這二娃子的牢騷又招來了陳幕、泥鰍等人的數落奚笑!

軍議之後自然便是進兵,及大軍開至陳倉城下,原酒泉太守黃衍自思投靠了聯軍以來尚無尺寸之功,原想借著說降漢陽太守傅燮以作進身之資,卻不想這傅南容卻原來是個愚忠愚孝的死腦筋,非得自尋了死路,如今這陳倉卻又是個好機會,一則陳倉孤城已經如甕中之鱉,陳倉城牆再堅又怎能對抗十數萬大軍?二則陳倉守將乃是都鄉侯董卓之弟董旻,董家兄弟也都是西涼土人,根基都在這涼州,且盡人皆知西涼董氏以梟雄著稱,有的怕只是狼子野心,哪有對朝庭的半分忠心?!如今聯軍勢大,生死之間權衡利弊,不怕這董旻不投降。

想至此黃衍進前,對王國拱手自薦道:“大帥且慢進兵,這陳倉守將董叔穎那某故交,願憑三寸不爛之舌說其來降。”

王國一聽大喜,忙問:“太守此去可需何物?”

黃衍頗為自信的答道:“只憑某三寸不爛之舌。”

王國拍手大聲叫好,下令三軍停駐,為防意外更派兩員小校護送黃衍前去勸降,被黃衍回絕了。

黃衍隻身出列,步行往陳倉城下走去。

這是陳倉城的西門,城上守城的小校見大兵壓境本已經做好了廝殺的準備,這時見一文士打扮的人信步踱向城門邊,於慌忙跑去報告守成校尉。

負責守西門的正是校尉胡軫,因剛剛昨日敗了一陣受到了責罰,所以行事自然比平日裡更小心緊慎許多,聽了小校的報告趕至城頭一看,城下果然來了個著錦袍沒穿護甲的文士,忙開口喝問道:“來者何人?先通姓名。”

只聽城下那人不緊不緊的從容答道:“將軍可速去報知奮威將軍,就說故人來見!”

見城下之人氣定神閒的回答,卻又不肯說出名姓,只說是奮威將軍的故人,胡軫心下狐疑,也不敢擅自做主,只得派了一個小校趕緊去報知主將董旻。

不一會兒,董旻全副披掛在親兵的護衛下爬上了城樓,他憑欄往下一望,看到城下果然有一個玉帶錦袍文士打扮的中年漢子,只是他眯眼仔細端詳了半天也沒認出來這是他的哪一位故人。

正當他開口想要詢問時,底下的黃衍先拱手作揖道:“叔穎兄別來無恙,小弟酒泉太守黃衍這廂有禮了!”

原來這黃衍與董旻其實沒什麼交情,而且不但沒什麼交情甚至連見面都是第一次,雖說之前他們都是朝庭的官員,但作為士族身份的黃衍壓根就看不起董卓、董旻這樣沒什麼家族背景只憑著戰功當官的武夫,更何況眼前這董旻的官職還是靠他哥哥董卓才得來的,黃衍更是打心眼裡瞧不起,只是現在他以身侍了賊,為了能在賊中博個立身之資才勉強“屈尊”和這武夫來稱兄道弟,所以為了能讓董旻知道自己是誰,他便開口自報了名姓。

董旻一聽“酒泉太守黃黃衍”,心下正在沉吟:這酒泉不是早陷於賊手了嗎?而且好像還就是守官倒戈,怎麼底下這人又自稱酒泉太守跑這兒來?來此何干?

他身邊跟著的兒子董璜微微一笑,道:“此人必是來作說客!”

董旻心下一驚,“說客?我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說書先生

漂漂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