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皮共和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一章 誤會,三國之先鋒廖化,鐵皮共和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夏,四月,涼州刺史耿鄙盡起州中六郡之兵,合州兵共計五萬大軍,討伐韓遂,韓遂此時駐軍榆中,而去榆中若不繞道便要從狄道過。

大軍開拔之前耿鄙雖是支會過王國,但王國心中仍是驚疑不定,他誤以為因自己聚眾勢大,並素不服州郡調譴,近來又收攬了許多叛軍部曲,這耿鄙是要對自己動手了,什麼討伐韓遂?在王國看來那是針對自己的“假途滅虢”之計!

於是他與廖淳商議,欲令廖淳率領他帶來的五萬部眾為先鋒,先去接敵以挫官軍銳氣,而他自領餘下人馬帶足糧草軍械輜重,為後應以破官軍。

用廖淳做先鋒,王國的理由是,廖淳威震西涼,之前如葵園峽等戰已令官軍聞風喪膽,而廖淳所將部曲皆是老卒宿將,乃是精銳中的精銳。

他這話是假多真少,廖淳所將部曲是“老卒宿將不假”,但他們同時也是“烏合之眾”!廖淳這五萬多人多是由像鞠羥的土日部、滇吾的句就種部這樣一個個的部落組成,選擇跟隨廖淳那也是因為那是當時對自己部落最有利的選擇,所以要他們去打仗那也一樣,對自己部落有利就幹,不利就不幹,所以這就是一盤散沙,一群烏合之眾!

而至於廖淳,確是打了葵園峽等一系列勝仗不假,但知道這些功績的只是聯軍內部,而官軍只知道那是邊章、韓遂乾的“好事”,因此如今要說有威名那只是屬於邊章的。

王國不是不清楚這些,他把廖淳和他的部曲吹上天,無非想要廖淳他們去做炮灰,如今廖淳手下的人馬是最多的,這多少讓王國有些忌憚,所以他要廖淳率部做先鋒接敵是真,剛好藉此機會削弱一下廖淳的實力,但至於廖淳能否打敗州兵王國心裡沒底。他的真實想法是最好廖淳部和官軍鬥個兩敗俱傷,那麼他可以坐收漁翁之利,既去了心病,也擋了眼下的兵災;而萬一連廖淳部都打不過州兵,那就讓近期投效過來的雜兵先去頂一下,自己就得趕緊跑,因為要是連廖淳率領的部曲都幹不過州兵,那自己手下那些沒上過戰場的私兵就更不堪一擊了,這點自知之明他可是有的。

堪堪人都是喜歡聽好話的,王國的“讚揚”讓廖淳和他的部曲首領們很是受用,即便是滇吾這老狐狸也沒能查覺王國那些不可告人的心思,這不得不說是王國的高明!

當然對於廖淳來說比起這些褒揚的虛名,他更想和躲在長安城中的官軍幹,而先乾死涼州的州兵可以掃去最後決戰的後顧之憂!

所以,這軍令廖淳一眾欣然接了。

狄道下豁五個亭,探馬回報的訊息是官軍此時在曲陽亭,應於明日會從下莊過,於是廖淳打算就在下莊紮下營寨,等明日一早列陣以候州兵。之所以是列陣等候而不是設伏,只因這一帶地勢開闊,難以藏兵設伏。

州兵。

耿鄙為人雖然剛愎,但卻不傻!他也防備著王國萬一驟起發難,所以行軍盡選開闊官道,以免被伏擊。在廖淳派探馬打探州兵訊息時,州兵的斥候也密切關注著王國這邊的動靜,所以當廖淳這邊剛整兵往下莊下寨之時,耿鄙便收到了訊息,但他依然不相信王國敢公然與官府討賊的州郡兵對陣,要是這樣不等於造反嗎?

那些羌人敢造反那是因為他們本非漢人,有道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邊章、韓遂、李參造反,那是為時勢所迫,他們為求苟活。而王國可是這西涼的豪族,家財何止千萬計,莊園田舍也難計其數,這一造反不但財產難保,舉族都將受牽連,那是滿門抄斬的罪,一族數百口人誰也別想活!所以量他也沒這個膽!

王國膽不大,這倒被耿鄙猜對了,但正是因為王國膽小疑心重,反把他的平叛當成了“假途滅虢”的伎倆,然後打算先下手為強!這差不等於算是耿鄙生生把王國給逼反了(雖然王國也早有不臣之心),這是耿鄙萬萬沒想到的,不過也是他剛愎自用的一個惡果,關於行軍的路線州別駕嚴駿、漢陽太守傅燮曾勸阻過他,要他繞狄道而行,但他不聽。

耿鄙一面派人再往下莊確認訊息,一面駐軍築寨以防王國派軍突襲。但他自以為妥當萬無一失的安排,致命的危機卻已經在孕釀之中。

州別駕嚴駿乃是狄道人,其官居別駕為刺史佐吏,在刺史出巡轄境時別乘驛車而隨行,在州中可謂是位高權重,所以嚴氏一族在狄道也算冠族。兩大家族同郡同縣,雖是一官一商但是多少總會有些交集,也因此嚴駿對王國的瞭解可比耿鄙清楚得多!他知道耿鄙率大軍到狄道會有什麼後果,而事實也應證了他的推測。

是夜,嚴駿在自己的軍帳中再次輾轉難眠,自從耿下令非要從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說書先生

漂漂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