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部分,五星特工,指點迷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國中殺戮極重,十分不得民心。那些懷恨在心的六國遺民怎能不樂此不疲地將這個捕風捉影,甚或空穴來風的謠言,一而再、再而三地反覆傳播,終於嚷嚷的天下盡人皆知,始皇帝一世英明,千古之後卻空留遺恨!

其實在取得華夏正統之前,秦人的習俗是向來不諱言性事的。宮闈之內從來不乏*醜聞,甚至成了見怪不怪的風俗。對女子再蘸、改嫁也沒有道德上的褒貶。可偏偏始皇嬴政稱帝后,雖說任用法術、不信孔孟,實際上是中國封建史上眼光最遠大,也是對解放生產力貢獻最大的帝王。但卻也正是他,用嚴厲的獎懲為粗獷的秦人樹立起了貞操觀念。

所以許多後世的心理學家藉此推斷其原因是,始皇帝作為君臨天下的帝王,卻因為自己母親的宮闈之亂而蒙受羞辱,這直接導致他對女子的貞操觀遠較一些道學家還要刻薄。

尋常人如果蒙受冤屈尚有分辨的機會,而以始皇君臨天下之尊,高高在上,反倒無法為自己辯解。難以想象他會大張旗鼓的跟天下人去分辨自己的血統純正與否。且不說怕越抹越黑,以他睥睨四海的性格,也當不屑於此。

正所謂謠言止於智者,只可惜天下不智者何其之多,因此,始皇帝除了殺人以絕天下悠悠之口,也沒有其他良策。事實上殺人非但沒有遏制謠言,反倒有欲蓋彌彰之嫌。趙高正是揣摩到了嬴政的心思,所以要給嬴政準備一個遏止謠言的合理解釋。如果不是對帝王心思把握到如此地步,其他人豈敢貿然進言,惹禍上身。

“陛下,奴才得知呂不韋的門客一直居心叵測,有謀反之意。奴才查出,原來那些詆譭皇上的謠言,竟都是出於他們之口。”

“竟有此事?”

“陛下,千真萬確。現有兩名門客被羈押在外,已然招認了。他們說,皆是出於對陛下不念呂氏有功於社稷,因此心存怨懟,才……”

“哼,這些人和六國遺民一樣是狼子野心。非殺不足以儆效尤。”

趙高急忙匍匐在地,及時歌功頌德:“陛下息怒,以陛下之英明神武,量那些跳樑小醜也搞不出什麼名堂。前有高漸離不自量力,博浪沙天佑吾皇。真命天子企是此等宵小所能中傷。不過皇上乃萬金之軀,臣以為今後還是少與那些六國遺民相見為好。”

嬴政一揮手示意趙高退下,低頭繼續批閱奏摺。在趙高匍匐著倒爬出簾門的一瞬間,聽到他嘴裡完全無意識地輕聲說了兩個字,“棄市”。

始皇帝是何等樣人,其實在趙高話剛出口之際,便已經為這兩人安排好了他們的命運,因為無論二人是否罪大惡極或是罪不至死,對他而言都不會浪費時間去衡量這些小小區別,甚至真實與否都並不重要。只有他們的死才有意義。

兩條性命在他眼裡和螻蟻無異,兩條,甚至兩百、兩千、兩萬、二十萬……在他眼裡也不過是個數字罷了。正如對於嘉誠、比爾蓋茨、巴菲特那種人,金錢只是個數字。他們已經不需要錢了,錢在他們的生活裡完完全全是虛擬的,是不和任何其他真實的物體相對應的。對始皇帝而言,人命也只是一個數字。即使當他下達更加殘酷的指令時,腦海中也已然沒有了任何道德譴責或是仇恨報復的快意,只是殺而已。

“陛下,那個徐福還在外面,您看……?”

“先讓他候著吧。”

“是,奴才告退。”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七集 天地不仁

嬴政統一天下後,依然大權獨攬。從小目睹宮闈穢亂,又一直生活在仲父的陰影下。使他成年後對權利有一種偏執的貪婪。而他天性猜疑,即使是對那些出生入死襄助大秦打下江山的累世功臣,也同樣心懷疑忌。

嬴政少年時,大秦國事皆由相國所出。也正是在千古奇人呂不韋當權的十二年間,大秦帝國按部就班地形成了對六國的戰略優勢。所以許多人在嬴政掌權後,一直以他坐享其成詬病其功績,這使他心有不甘。但這也促使他下決心絕不做一個庸碌無為的國君。他要成為千古第一帝,就要打下最大的疆土、成就古往今來沒有帝王成就過的功績!

最近他的心情十分得意,因為經過四年苦戰,任囂和趙佗終於不負所望,帶領五十萬大秦鐵騎平定了嶺南百越地區,使得大秦帝國的疆土又闢置了南海、桂陽、象郡三郡。聲威播於海外。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任囂趙佗平定嶺南有功,除任囂南海郡尉、趙佗龍川縣令。佈告中外,鹹使聞知。”二位將軍還不快領旨謝恩。

“臣領旨謝恩,吾皇萬歲、萬歲……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甜妻:厲先生的私寵

秋二月

罌粟妖妃

笑傲網路

炮灰npc成了全員白月光

枕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