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半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部分,空山瘋語,孤獨半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做這種白日夢的男人,可恥。
44永遠就在眼前
只盼這輛大車如此不停行走,坐擁玉人,走到天涯海角,回過頭來,又到彼端的天涯海角,天下的道路永遠行走不完,就算走完了,老路再走幾遍又何妨?
——《鹿鼎記》第19回
這是韋小寶與方怡別後重逢,同坐在一輛大車裡的心理活動。
這也是千千萬萬初識情滋味的少年男女的共同心思。
此時的韋小寶,年幼頑皮,對男女之事似懂非懂。他當日對方怡姑娘一口一個“老婆”,玩笑佔了六成,輕薄佔便宜佔了三成,只有一成才有隱隱約約的男女之意。而方怡卻因韋小寶冒奇險救出了她的心上人而決心履行誓言:終生跟隨、服侍韋小寶。後來又發現韋小寶並非真是太監,果然是人人敬仰的“少年英雄”,不禁芳心向往,情根深種。此次相逢,她待韋小寶輕顰款笑,柔情萬種。韋小寶情竇乍開,人間萬事都拋諸腦後,真恨不能與這嬌美無限的玉人永遠廝守在這小小的空間,永遠永遠。
在金庸作品的主人公中,韋小寶是個最不懂得愛情的市井無賴之徒。然而就是這個市井無賴大王,竟然也有這樣的時候。這一方面表現出金庸刻畫人物的豐富與細膩,另一方面則表現出“情”字的力量。情,居然能夠讓韋小寶這樣滿腦子壞水、一肚子算計的“最清醒的現實主義者”產生如此浪漫詩意的遐想,儘管這還算不上什麼深情、真情,不過是打情罵俏,親親抱抱而已。但越是如此,便越顯出情之化物,無往不在。我們每個人,曾有過多少那樣的時刻,希望那時光永遠延續下去。有那一份情陪伴,再遠的路也是近,再長的夜也是短,只要這樣、這樣、這樣,別無他求。
然而生活常常給我們以巨大的反諷。最甜美的沉溺很快會變成最尷尬的苦澀。韋小寶眼中視若天仙的方怡原來此行負有秘密使命,魂斷溫柔鄉的韋小寶很快被她騙上了一個魔島,生死未卜。
45無賴者事竟成
皇天在上,后土在下,我這一生一世,便是上刀山、下油鍋,千刀萬剮,滿門抄斬,大逆不道,十惡不赦,男盜女娼,絕子絕孫,天打雷劈,滿身生上一千零一個大疔瘡,我也非娶你做老婆不可。
——《鹿鼎記》第23回
韋小寶這人千不好,萬不好,但有一條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那就是,對美好事物頑強的進取心。
上面那段話,是韋小寶在阿珂面前發下的毒誓。這毒誓看上去似乎有幾分胡鬧的味道,但韋小寶確實是對阿珂絞盡腦汁,窮追不捨。
韋小寶對阿珂的迷戀,很像《天龍八部》中段譽對王語嫣的不能自拔。區別在於,段譽對王語嫣是愛其神韻,而韋小寶對阿珂主要是貪其姿色。韋小寶對於美色具有天生的敏感和傾心,這與他出身妓院是有關的。
在金庸的《鹿鼎記》中,阿珂被寫成是陳圓圓與李自成所生之女,美貌絕倫,動人心魄。她心中所愛慕的是臺灣鄭王府的英俊瀟灑的三公子,哪裡會看上韋小寶這個猥瑣無賴的“三寸樹皮丁”。按常規說,韋小寶是一點希望也沒有的。
但是,韋小寶偏偏具有魯迅所說的那種“糾纏如毒蛇,執著如怨鬼”的堅韌不拔的精神。他坦白地表明自己的心跡,利用一切機會來達到目的。雖然經常是不擇手段,令人不恥亦鄙,但事實卻是,他成功了。這不禁令我們深思,為什麼那些正人君子、英雄才子,往往在愛情上、在事業上不能成功,為什麼韋小寶一舉娶了七個如花似玉的夫人,為什麼那麼些流氓無賴一統天下,稱孤道寡。金庸這支筆,未必是真的在讚揚韋小寶,而是在探討一種“正人君子”所缺乏的東西。《書劍恩仇錄》中的第一英雄陳家洛失去了霍青銅,又失去了喀絲麗。該愛的不敢愛,能爭取的不爭取。難道我們民族的那點銳氣、那點朝氣、那點血氣,已經僅僅存在於市井之間了嗎?
禮失而求諸野。讓我們從韋小寶的毒誓中獲得一些啟迪。做人,有一些決斷;活著,有一些擔待!
46只有小寶不傷心
他在妓院之中長大,見慣了眾妓女迎新送舊,也不以為一個女子心有別戀是什麼了不起的大事,什麼從一而終,堅貞不二,他聽也沒聽見過。
——《鹿鼎記》第28回
此話說的乃是韋小寶。
在金庸15部武俠小說的主人公里,似乎要數韋小寶最為吉星高照,那真是“要什麼就是什麼,我歡喜誰就是誰”。他所歡喜的女人都被他一一弄到了手,一舉娶了七個老婆,真是“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