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疑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部分,兩宋王朝,懷疑一切,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思是:他被皇帝召見是超越序列之舉。

“政治最重要的事情,也就是說,非首先執行不可的事情是什麼?”神宗質問他。

“非先做不可的事情是擇術。也就是說,必須決定一貫的方法。”王安石回答。

不提意識之論,而以實施方法為絕對先決條件——王安石的實務派本色由此可見。

“方法?”神宗略為斜頭問道:“不知唐太宗持的是什麼樣的態度?他是否也以方法為重呢?”

在當時,“唐太宗”是明君的代名詞。身為君主,如何才能成為像唐太宗那樣的人?——這是每一個就帝位者所想的第一件事。

“為什麼要向唐太宗看齊呢?”王安石用較大的聲音道:“何不捨太宗而向堯、舜看齊?”

堯、舜是神話中的人物,為聖天子的代名詞,遠較實際存在過的唐太宗為高。

伸手到更遠的地方——王安石如此激勵年輕的神宗。

“堯、舜之道很難企及吧?”神宗道。

“一點不困難。”王安石態度嚴肅地搖頭道:“堯、舜之道至為簡明,絕不難仿效。這個道極得要領,而且容易至極。末世學者由於無知,因而把他們推到遙不可及的高處。”

關於唐太宗的政治,有《貞觀政要》一書記錄他與臣下問答政治而廣為人知。但堯、舜由於是傳說中的人物,因此無人確實知悉他們的政治手段如何。

志氣要高,但絕不可輕視實務。——王安石想要告訴神宗的是這一點。

由口吻看得出來這是個硬漢子。神宗初次見面就對王安石有了這樣的想法:一切交給這個人處理,一定不會有差錯。

“臣過去在地方時,深深感覺如此下去,我國一定會陷入僵局。此際最重要的是變法,精神上要儘可能地接近堯、舜之心,但卻要以務實態度將事情一一處理,這是最重要的。皇上可以不用畏懼,這樣做一點也不困難。”

神宗表情恍惚地聽著王安石滔滔不絕地講話;實際上,神宗此刻正有醉意。

堯、舜之道不外乎是以人民為重的思想。

從王安石上京的第二年起,由他建議的“均輸法”和“青苗法”陸續付諸施行。他的地位也逐次晉升為參知政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最後坐上宰相寶座。神宗對他的信賴程度由此可以窺見。

相對於此,反對王安石“新法”的司馬光,辭去翰林學士職位,移至地方專心完成《資治通鑑》。

新法以增加“健全之農民”為目的,換言之,在於增加有納稅能力的農民。為重建國家財政,這是最根本的方法。

新法以青苗法為主要骨幹。

青苗法不外乎是國家以低利對農民融資。收割期過後開始種苗時,大部分農民都鬧窮,為了要吃飯,連存下來準備作為種苗用的稻穀都早已賣掉,這是當時一般的情形。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新法開張(3)

知道貧農急需資金的地主或豪族,於青黃不接時期貸予他們的款項,利息達六成至十成之高,屆時無力償還的貧農只有潛逃淪為流民,成為社會不安定的因素。國家稅收當然也因此而減少。

政府依據青苗法貸予農民的款項,利息在兩成以下,而且,償還方法可以任選稻穀或現金,谷價漲高時,當然以現金償還較為有利。

青苗法公佈後,立刻湧起反對之聲。

地主和豪族施放高利貸並不是一時的行為,而是他們的主要營業專案之一。政府舉辦低利貸款的結果,他們就喪失了高利貸這項利潤頗高的生意機會。

出仕朝廷的高階官僚,幾乎全都是地主、豪族出身,因此,他們不贊成對自己帶來不利的青苗法是必然的事情。為了國政改革,他們可以同意王安石其餘的新法,唯獨青苗法例外,堅決反對實施此法——這是他們的見解。

司馬光則從另外的觀點表示反對。

“國家怎麼可以做貸款業務呢?國家必須以道義為基本,王安石三句不離堯、舜之道,但是向農民收取利息,不是背離此道嗎?”

也就是說,他是站在道義觀點表示反對的。

王安石對國家改造事宜懷有滿腔熱情,無論遭遇多大的反對聲浪,他也決心貫徹到底。

新法之中有一種“募役法”,亦被稱為“免役法”。

宋朝政府將農民依資產分為五個等級,其中的上等階級——一等戶和二等戶——屬富農,被認為是在經濟上有餘裕的階級,因此,國家常常派各項雜務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開拓者

巴喬的中場

錯撩偏執男主後我甩不掉了

鍵盤君jun

無雙將

抵制日貨

託福閱讀1000詞

溫暖寒冬

月老下凡

緣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