噹噹噹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部分,自由的進化,噹噹噹當,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程唯一重要的意義可能是可繼承的。文化本身便可提供自然選擇過程所需成分這一事實,賦予了文化以生物決定論批評者所強調的那種地位。(索布林和威爾遜,1998,p。336)

解釋音樂何以存在以及為何具有它所具有的那些特性,是項幾乎還沒開始的工作。解釋道德何以存在以及它為何具有它所有的那些特性,是另一項工作,對此已取得的進展則更多一些,這也將是下一章的主題。來自這項工作的一些引導性洞見,已在第五章有關進化博弈理論的部分討論過。近年來,一支壯大中的多學科研究隊伍已在探索“合作”或“利他”或“群體性”或“美德”的進化。

無論結果是否被稱為社會生物學或進化心理學或達爾文經濟學或政治科學或自然化倫理學或只是進化生物學的一個有趣分支,這一進路描繪了一個必須被呈現在任何此類衝突環境中的模式,無論它是否體現為基因或模因或某種其他文化規則性。若干最近出現的優秀著作考察並解釋了這一研究,而在其他人已做得那麼好的情況下(見下一章末的“對來源與進一步閱讀的說明”),我不會嘗試提供另一個入門讀本。相反,我將退而提供一些闡釋以使這些研究適應我們的需要,同時也對頑固氾濫於該研究中的誤解做一些必要的矯正。

第28節,對來源與進一步閱讀的說明

第六章

一條探究人類文化的達爾文主義進路,允許我們去勾勒一條能夠說明我們與我們的最近動物親戚之間重要差別的解釋路徑。文化是進化史上的重大創新。它為智人這個物種提供了去思考的新主題、用來思考的新工具,以及——因為文化媒介為文化複製子開拓了可能性,後者的自身適應性獨立於我們的遺傳適應性——思考的新視角。

第七章

我們的道德主體性錨泊於其上的社會狀況、個體實踐與態度的穩定性,需要且已開始得到來自進化理論家的分析,後者注意到,文化本身必須服從由自然選擇所推動的進化的約束。相比某些評論者的可怕警告,這一進路並不顛覆道德觀念,相反,它提供其所急需的支援。◆米◆花◆書◆庫◆ www。7mihua。com

對來源與進一步閱讀的說明

伊藤阿維塔爾(EytanAvital)和伊娃亞布隆卡(EvaJablonka)的《動物傳統》(2000)是對未得到充分研究的動物傳統這一主題的一個迷人考察。另見我的評論(丹內特,即將出版B),即將在《進化生物學期刊》發表,還有馬泰奧馬梅利(MatteoMameli)的評論,發表在《生物學與哲學》(17:1,2002)。

想對孿生地球主題了解更多的讀者,可參閱安德魯佩辛(AndrewPessin)和桑福德戈德堡(SanfordGoldberg)的專題選集《孿生地球編年史》(1996),或我的《意向性立場》(丹內特,1987)中的文章“超越信念”。

關於模因,見布萊克摩爾(Blackmore,1999),奧格(Aunger,2000,2002),丹內特(即將出版C),以及有關觀念認識論的一本專刊《一元論者》(斯珀伯(Sperber),2001)。除了《達爾文的危險觀念》(丹內特,1995)和奧格和斯珀伯的文集中我的文章之外,我在別處也寫過關於模因的文章:“估值器的進化”(丹內特,2001),對瓦爾特布林克特(WalterBurkert)的《神聖性的創造:早期宗教的生物學蹤跡》的評論(丹內特,1997A),還有一篇概述,收錄在帕吉爾斯(Pagels)編輯的《進化百科全書》裡的“新複製子”(丹內特,2002A)。

帕斯卡博耶(PascalBoyer)的《宗教的解釋:宗教思想的進化起源》(2001)是對宗教何以存在這一問題的出色考察。

格雷和喬丹(GrayandJordan,2000)一篇關於太平洋語言傳播的文章,是有關使用支序方法分析語言進化的優秀文章。馬克裡德利(MarkRidley,1995,p。258)有一個對柳葉吸蟲的解釋,而更詳細的討論可見索布林與威爾遜(1998)。克洛克(Cloak,1975)在有關文化單元的“何人受益”問題上與道金斯(1976)不謀而合:“文化指令的生存價值等同於其功能,那是它對其自身的生存/繁殖或其複製品的價值。”

對將達爾文解釋與理由相對立的錯誤的討論,見我對詹姆斯L布恩(JamesL。Boon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如戲

孤悟

不朽天途

天馬行空

錦桐

閒聽落花

被鴿子o偷聞資訊素後

慕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