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殼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三十三章 黑粉賊心不死,直播之荒野大冒險,甲殼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彷彿看出了畢方的疑惑,埃爾萬也說明了原因。

相比於上次遷徙的爹不疼媽不愛,這次有關部門可是生怕計劃出現半點意外,否則怒氣衝衝的動保可能腦子一熱,直接把他們從被窩裡揪出來,然後錘爛狗頭。

早在四月末五月初就開始部署計劃,附近一整片地區都被監控起來了,避免閒散和無關人員靠近,如果是旅遊人員闖入,還會進行勸阻,勸阻不聽直接驅趕。

要不是畢方發過訊息,埃爾萬提前通知過相關人員,可能也會遇到人員攔下車輛。

“這也,太誇張了。”畢方咧了咧嘴角,在他看來,芬蘭這邊有些神經衰弱了,實際上完全沒這個必要。

哪怕存在無關人員也沒什麼影響,動保的存在就是一把懸掛在所有人頭上的利劍,戰鬥力堪比醜國稅務局,從龍蝦不能活吃到獵殺雁鳥,誰動就錘爆誰的狗頭。

“好了好了,晚飯來咯!”列農用毛巾包住鍋柄將食物端上桌,分發好餐具讓大家開動。

不過只是很普通的露營餐,畢方也不在意,他已經餓透了。

吃完晚飯,眾人圍坐在湖邊數著星星,遺憾的是,今夜並沒有極光出現。

不是星空璀璨,但依舊是一片祥和場景,眾人的討論很熱烈,基本都是圍繞畢方展開的,關注點無一例外是最近的珠峰挑戰。

毫無疑問,珠峰對任何一個普通人來說,都是一個不一般的存在。否則十四座八千米級高峰中,也不會只有它做到了商業化發展。

聊著聊著,艾蒂安還找出了一篇不一般評論,是他翻牆看到的。

國內大環境一片讚揚的情況下,艾蒂安特意找出來給畢方看的報道,顯然不是什麼好報道。

“所謂的荒野一哥,為了登珠峰不還是破壞了環境?他在這裡鑿出一個縫,有想過影響嗎?”

下面還配上的貼圖,就是畢方在光滑巖壁上無著力點,不得不用冰鎬卡在巖壁的裂縫上,藉機會盪出去的一幕。

發帖者還十分專業,舉例了傳統攀巖和運動攀巖的區別。

兩者中,前者是一種領攀者需自行設定保護點再掛繩的無痕攀登方式,相比運動攀要將固定掛片永久打進巖壁,傳統攀需要領攀者自行尋找縫隙、安放脫落風險性更高的機械錨點。

通俗講,就是放一個物件進入巖縫卡住,在物件的繩索掛自己的繩子保證下墜時拉住身體。這樣的做法能儘量不傷害巖壁、不留下人工開鑿的痕跡。

對方認為,如果畢方真是言行合一,就不應該在岩石上開鑿出裂縫,破壞當地生態環境,認為畢方一向宣傳的環境保護不過是口頭形式。

有理有據有配圖,一群吃瓜群眾在下面喊666,點贊量居然都過十萬了。

不過這種論調,畢方只是掃了兩眼,根本沒放在心上。

有粉絲就必然有黑粉,這似乎是每一個公眾人物都無可避免的問題,連聖人都做不到讓每個人都喜歡,何況是一個普通人?

傳統攀巖和運動攀巖都出來了,對方顯然有備而來,準備在道德標準上做文章,可直到現在狼牙也沒通知過,顯然是跳樑小醜。

果不其然,下面就有人評論。

【發圖不發影片?隔著說你馬呢,巖壁上本來就有裂縫,用冰鎬不就是和你說的用物體卡主裂縫?】

【笑死人了(捂嘴)】

【不會吧不會吧,不會真有人覺得自己比華夏第一個無氧lo上珠峰的人還懂攀巖吧?】

【主播本來就不是什麼高素質群體,有這種人很正常】

【同青團,人民日報都讚揚了,尼泊爾登山協會也發表文章了,還不死心哪?附上鍊接:asdfl16hjdgk531431535gl】

同青團?文章?

畢方好奇地點進同青團官方,發現最近的第一條更新就是他剪輯過後的攀登影片,從雪崩救人到最後的登頂成功,總時長接近兩小時。

人民日報同樣如此。

兩大具有官方色彩的頻道站臺,不僅讓黑粉無話可說,還變相引流了一波,至於還有腦子有毛病的說自家人袒護自家人的,尼泊爾的報道也可以甩臉上了。

畢方點開尼泊爾登山協會方的文章內容,剛看完第一章,就感覺怪怪的。

“這篇文章我在畢方下山當晚構思的,但深知自己才疏學淺,片面愚見付諸筆頭。本來想作為一篇記錄自己思考的文章,用作在自己的攀爬學習和登山經歷中不斷去自省和反思的過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領主世界一開局從子爵開始!

回家就行

大秦:我和秦始皇拜把子

橘子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