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殼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二十六章 突遇北極熊,直播之荒野大冒險,甲殼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畢方的行動力很高,短暫的修整後,他便開始了“圍牆”計劃。
其實很簡單,就是在木屋四周挖上一圈溝渠,然後撒上混合著木屑的冰水混合物就行。
在極端氣溫下,這些混合物幾乎瞬間就會凍結成冰塊,很快就形成了一堵圍牆,並且牢不可破。
“冰是水結成的固體物,薄冰如玻璃一樣一碰就碎,這是人們都知道的。然而冰如鋼鐵一樣堅硬,如混凝土一樣牢固,就是許多人所不知道的情況了。”
“實際上想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很簡單,往裡面加一點碎木屑就可以了。”
“冰塊加木屑,乍一聽上去有些無厘頭,可實際上它有一個專業名字,叫做派克瑞特,屬於複合材料的一種,就像是鋼筋水泥,就是水泥和鋼筋的複合。”
派克瑞特是什麼東西觀眾們不知道,可畢方一說鋼筋水泥,大家就有了一個清晰的概念了。
【這個什麼派能和水泥比?】
觀眾們有些不相信,冰塊加木頭就能和水泥一樣硬?
“如果條件合適的話,的確可以。”畢方再一次發出驚人之語。
“派克瑞特是一種使用大約質量比為14的鋸末或其他紙漿,同質量比為86的冰做成的複合材料。”
“‘二戰’期間,盟軍把木質纖維同水混合在一起,使之凍結。木質纖維會形成一個木質層,使冰不易融化。這種經過加因的冰,堅如鋼鐵。”
“一英寸,也就是25厘米厚的冰板能支撐6個人的重量;10厘米厚的冰板,能擋住槍彈。”
“這種冰板是央國人傑弗遜·派克發明的,所以盟軍把這種冰合物命名為‘派克瑞特’。”
在畢方的解釋下,水友們也明白了這種名字奇奇怪怪的複合材料究竟有多牛逼,也知道了它的輝煌歷史。
兩戰時期,在德君不斷擊沉運輸船隻的情況下,盟軍一直想造一種炮彈、炸彈和水雷都炸不毀的船隻,“派克瑞特”就成了造船的理想材料。
後來,盟軍用“派克瑞特”做材料,真koi造出了一艘60英尺長、30英尺寬的小型運輸船,在水溫華氏60度的水面上航行數日都沒有融化。
那可是華氏六十度,相當於是十五攝氏度,基本就是春夏交際時的水溫了,這種情況下居然能堅持數天,離譜得很。
後因“兩戰”結束,“派克瑞特”船未被繼續建造,但也用來做為防坦克障礙物,這在上世紀40年代出版的蘇軍教科書裡屢見不鮮。
兩戰中的央國也搞了一個哈巴谷工程,計劃以此建造航空母艦的計劃,用來對付大西洋中的德國潛艇。
只不過當時在加拿小建造試驗艦時發現,複合冰材料在大型艦體上無法支援自身重量,加之動力部分設計存在分歧,建造計劃於1943年中止,不過即便如此,廢棄船體也一直到三年後才完全融解。
當然,這樣的行為如今看來還是比較荒謬的,只不過在一百年前,確實有人嘗試過。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畢方舉起了手中的石錘,直接對著凝固的圍牆砸下,伴隨著一聲悶響,些許表面碎冰落下,圍牆完好無損。
【我擦,牛蛙】
【看著就硬】
圍牆製作得非常快,僅用了兩天,畢方就將整個木屋全部圈了起來,高度達到了一米六。
這樣的高度,北極熊想要過來只能爬,狼倒是可以跳躍,但也足夠阻攔它們的衝鋒,進行一定程度上的反擊。
總之就是安全感滿滿。
又過了一個禮拜,狼群並沒有回來,畢方也算徹底放下了行,繼續騎著狗拉雪橇,滿格陵蘭島的跑,看看有沒有獵物,又或是領略一下北極風光。
感受著大馬哈魚劇烈的跳動,追蹤上馴鹿恢弘的遷徙,遇見了各種在城市時無從瞭解的動物與環境,滿足了觀眾對格陵蘭島的所有嚮往。
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到了十二月下旬。
此時就連畢方自己都不太記得到底生存了多少天了,可能是六十多天,也可能已經七十多天,總之,距離求生結束大概還有最後一個月的樣子,或許在結束生存之前,能碰到太陽再一次升起的場景。
這種情況下,畢方終於遇到了格陵蘭島上另外一類重量級掠食者——北極熊。
或許不能說終於遇到,先前畢方遇到過幾次,只不過都是遠遠相視了一眼,並沒有像今天這樣如此近距離的碰上。
“真是不湊巧。”
畢方渾身僵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