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殼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百一十二章 綠洲,直播之荒野大冒險,甲殼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臥槽,這嗅覺無敵了吧】
【再無敵不還是被方神抓了(滑稽)】
【還是方神更勝一籌】
【話說,這麼牛逼的嗅覺是不是比狗和熊都要厲害?我感覺它們也沒法靠嗅覺找到水源。】
“狗和熊的確沒法靠嗅覺找到水源,但要說駱駝的嗅覺就比它們兩個強,那倒也是不一定。”
畢方搖搖頭,讓眾人有些疑惑。
“其實駱駝僅有不到800個嗅覺受體基因,聽起來似乎很多,但恰恰相反,駱駝的嗅覺受體基因在動物中是偏少的。”
“正常人類就有超過1000個,狗則有1300個,而更強大的小鼠則有1500個。”
“可無論是人和狗還有鼠,都無法做到定位水源,這不是距離問題,哪怕是不到十米,它們也無法僅憑嗅覺知道面前有水。”
“駱駝本身的氣味分辨能力其實遠不如狗,熊,鼠,這還是和它的生活環境有關,在沙漠裡,它們並不需要強大的氣味分辨能力,因為沙漠中需要分辨的氣味並不多。”
“所以駱駝的嗅覺受體基因偏少並不是什麼問題,反而因為需要分辨的氣味不多,這些嗅覺受體基因的專業分工更強,它在某些特殊學要的嗅覺方面得到了加強,它在對水和其他綠植的嗅覺方面,遠強於其他動物!”
“在植被的土壤中,會散發出一種叫‘土臭味素’的化學物質。這種特殊味道類似新翻土壤的氣息,駱駝很遠就能嗅出。”
“其實這種味道我們有時候也能聞道,例如下雨天,雨後的‘泥土氣息’,也是土臭味素,這種東西本質上是細菌的代謝廢物。”
夏季連旱幾日,忽下一場大雨,將大地洗刷一遍,樹葉更綠花更紅,連空氣都會瀰漫著一股泥土的清香。
你深呼吸一口,滿是植物的清香與泥土獨特的氣味,大自然的清香。
但科學家會告訴你,這種雨後的泥土芳香其實是一些真菌揮發的有機化合物,是細菌部下的“氣味陷阱”,用來吸引跳蟲食用以幫助鏈黴菌子代孢子傳播。
【啊這,啊這,啊這】
【我一直都很喜歡下雨後的味道】
【完了,回不去了】
【這有啥,我們每次呼吸都不知道吃了多少細菌了】
一個天賦平庸之人,年復一年,專心只做一件事,也可能成為佼佼者。
自然界的氣味何其之多,可這些駱駝通通不需要,天敵稀少,它最大的敵人只有自然環境,所以只需要嗅出寥寥幾種氣味即可,就算嗅覺分辨能力差了點,也可以補拙。
韁繩垂落在阿爾法的脖頸旁,阿爾法在太陽底下行走了片刻,直直了走了好一會似乎才發現不對勁,偏過腦袋來看了看自己脖子旁的繩子,一時間不知道是否該繼續前進,在原地停留了下來。
畢方沒有讓它停下,雙腿輕輕夾了阿爾法的腹部,示意其繼續前進。
【真的能找到嗎?沙漠裡也有水源嗎】
【肯定有啊,綠洲啊】
【綠洲真的存在嗎?我感覺都是影視劇,或者是杜撰。可能真的有,但只有零星幾個吧?】
“這你們就想錯了,撒哈拉沙漠確實是最大的荒漠,但不是最乾的荒漠,也不是最單調的荒漠。”
“所謂的荒漠,更像是沒有樹的地表,900萬平方公里的荒漠,差不多一個華夏大,雖然初看都是黃橙橙的一片,但地質結構其實並不簡單。”
“比如埃及的四大綠洲,仔細看地形的話它們其實處在通一個斷裂帶上,這種地形本生就是導向,最關鍵還會提供水源。”
“前幾天我還和你們說過撒哈拉的成因,不知道你們還記不記得。”
“撒哈拉的沙漠化非常晚,農業時代之前尼羅河谷才是沒法住人的地方,因為那裡堆積著巨量碩石層,在冰河時期甚至厚100米。”
“所以人是逐漸從沙漠化前的草原地帶內遷的,而有人就必然有河。”
畢方開始糾正水友們的想法。
貧瘠之中依舊隱藏著繁榮。
“在埃及文明早起,東部沙漠,努比亞,利比亞,尼羅河周邊沙漠都還沒那麼幹,還有很多河流。”
“埃及與外部文明的交流,礦石開採,木材,甚至耕地本身都還很依賴這些河流,如今的尼羅河干流雖然已經是絕對中心,但至少不是唯一,甚至可以說幹河谷在埃及文明的形成和成熟中的地位和地中海,利比亞,西奈,努比亞並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