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曲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部分,美國是如何培養精英的,雙曲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胡思亂想的人多少有些心理不正常。他們一進大學,學的全是這些漫無邊際的東西,根本就沒有興趣,考試拿個C或D,甚至不及格。放了學一打工,一小時掙上六七美元,鈔票看得見摸得著,實實在在,而且還有時間和女朋友泡。這樣的日子有多好!左思右想,還回去唸書幹什麼?於是中斷了學業。如今大學在美國雖然幾乎全民化,但是在二十多歲的年齡層裡,幾乎三個人中就有一個處於這種輟學狀態;而在1960年代末期,這樣的人只佔1/5。原因也很簡單:那時上學的人大多是想上的。現在的大學則是不想上也得上。�哈佛大學校長薩默斯指出:“我們必須認識到貧困家庭的孩子和富裕家庭的孩子之間的差距,是美國目前最嚴重的國內問題。”美國教育部2004年的統計表明,高收入家庭的孩子,有66%能夠在5年之內完成4年制的大學課程;而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只有41%能夠在同樣的時間內完成4年制的學業。在一些精英大學,幾乎每個學生都畢業。但在一些差的大學裡,畢業率低得出奇。這裡當然有經濟原因:窮學生要一邊打工一邊讀書,常常讀到半截就力不可支;富學生則可以專心致志。但是,家庭和文化環境的影響也至關重要。我就碰到過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如戲

孤悟

不朽天途

天馬行空

錦桐

閒聽落花

被鴿子o偷聞資訊素後

慕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