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部分,布魯克林有棵樹,津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作者傑奎琳·米查德(Jacquelyn Mitchard) 就曾生動描述了她與此書多年的感情:“幾年前,在我生日那天,摯友兼代理人簡·蓋佛曼給我寄來了一個小盒子。開啟盒子之後,我頓時熱淚盈眶。裡面裝著我最喜歡的書《布魯克林有棵樹》的第一版,而且還有作者貝蒂·史密斯(Betty Smith)寫給自己代理人的題字,書裡還夾著作者的親筆信,信件儲存完好,絲毫不見六十年來風雨洗刷的痕跡。目睹此情此景,連圍坐在餐桌旁的孩子們都不禁眼眶溼潤了。他們知道我心中對這本書、對該書作者和書中的女主人公懷有多麼深厚的感情。”
關於城市
貝蒂·史密斯(1896—1972)生於布魯克林,是德國移民後裔,童年家境貧寒。她沒有上完高中,但是後來和小說主人公弗蘭西斯·諾蘭一樣,在大學修課,後終生從事寫作。她雖然寫過其他作品,也有其他作品被改編為電影,但是她的名字,始終和《布魯克林有棵樹》聯絡在一起。
小說中的布魯克林位於紐約,這裡分片居住著來自各國的移民:猶太人和愛爾蘭人,德國人和義大利人。這個社群生活五彩斑斕:猶太老頭當街賣老鹹菜;德國人和愛爾蘭人聖誕夜在對歌較勁;義大利樂手和歌女在街頭賣唱……作品對二十世紀初的美國生活給出了百科全書似的介紹。有些介紹,我們今日看來仍會會心一笑。比如德美交戰期間,德國酸菜不準叫“德國酸菜”了,變成了“自由菜”。不久前,美法兩國因為伊拉克問題上的觀點分歧,也曾有人建議將薯條(英文French fries)改稱“freedom fries”。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布魯克林有棵樹》譯後記(2)
小說把二十世紀初的布魯克林,寫成了一部風土人情長卷,將一個原本普通的地域,再造為一道人文景觀。貝蒂·史密斯筆下的布魯克林,就如同帕慕克筆下的伊斯坦布林、喬伊斯筆下的都柏林、波德萊爾筆下的巴黎。因此,文學批評家艾爾弗瑞德·卡增(Alfred Kazin)寫道: “從某種意義上說,《布魯克林有棵樹》是布魯克林的完美寫照。”卡增寫道:“布魯克林是一個所在,是紐約城一個人口密集的地區,有全世界最大的天主教教區之一。可是布魯克林本身,‘布魯克林’這字眼,卻又在紛雜的美國體驗中凸顯出來,成為一道獨特的景觀。它集樸素、簡陋、庸常和可愛於一身。在無數人心目當中,‘布魯克林’這個詞本身和難忘的早期家庭體驗聯絡在一起,漸漸成為一種化身,象徵著人生早年的貧困,象徵著鄰里生活,象徵著青春本身。同樣,它也象徵著渴望、追求,象徵著對外面精彩世界的夢想。”讀罷此書,我很難想象我還難對周遭事物熟視無睹地走過布魯克林,或是我們居住的其他城市。確實,一本好書會觸及一個人的靈魂,深刻地改變我們看待周圍世界的方式。
關於尊嚴
小說的主人公是小女孩弗蘭西,她還有個弟弟叫尼雷。姐弟倆生活在二十世紀初布魯克林的一個赤貧人家。媽媽是清潔工,靠給人打掃衛生換取免費住房。爸爸約翰尼是一個打散工的歌唱侍者(singing waiter),好酒,好幻想,能歌善舞,迷倒姑娘一大片,唯獨缺乏掙錢養家的本領。兩個孩子於是也就常常捱餓。他一輩子窮困卻也總不潦倒,總是把快樂播撒給所有人。小說中的凱蒂,在丈夫過世、家裡幾乎上頓不接下頓之時,酒吧老闆故意“還錢”給她,她堅辭不受,不受嗟來之食。這個清潔女工人窮志不短,她的作為,一定會讓蠅營狗苟的勢利者汗顏。
沒有人希望自己貧困,但貧困未必一無是處。它可以磨礪性格。這部小說中有個地方十分耐人尋味。苦水中泡大的弗蘭西和尼雷一起談到不用吃苦的小妹妹,反而表示出同情來,說可憐的勞瑞沒有了那苦,也就體會不到那苦中的甜了。相信從困境中走過、後來又超脫了困境的很多讀者對此都有同感。人可以受困、受窮,卻可以不失去骨氣和樂趣。
《布魯克林有棵樹》中說的樹是臭椿樹。這臭椿樹有個美麗的英文名字,叫tree of he*en,亦即天堂樹。這是一種少有的連水泥地上都能長起來的頑強的樹。小女孩弗蘭西星期六的時候,會去圖書館,想把圖書館裡所有的書從A到Z; 每一本都看過。星期天下午,她會拿著借來的書,在布魯克林,坐到太平梯口,藏在濃濃樹蔭裡,在這裡看著書,做著白日夢。這樣的閒暇,讓她超越了星期一到星期五的困頓。窮人是怎麼快樂起來的?他們的快樂是那麼少,所以當他們擁有的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