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 第 1 章,換妾,寧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換妾》最快更新 [aishu55.cc]

落了一宿的雪,直到破曉前後才終得晴霽。沈家院落被積雪覆了白,一排冰凌子掛在簷下長長短短參差不齊,珠串兒似的晶瑩剔透。

沈府花廳內,燃著上好的江梅香,淡雅的香氣在屋內瀰漫開來。

東面窗下的小榻上,自跡北來的沈家大奶奶抬眸去看對廂正在淡然飲茶的沈家夫人,不由得犯了難。

雖她稱對面這位為“嬸子”,但說起來,他們跡北縣城的沈家與面前五里村的沈家雖是同姓,實則八杆子打不著。

若不是當年沈家家貧,供不起沈韞玉讀書,而他們跡北沈家的家主見沈家二郎沈韞玉頗有才學,大有入朝為官的希望,這才在沈韞玉身上押寶,提出兩家連宗,藉以資助沈韞玉。

要說這沈韞玉也是爭氣,一舉考中探花郎不說,在翰林院入仕三年,前段日子竟已擢升至五品刑部郎中,當真是年輕有為。

不然他們也不會在這年關趕到京城來,特意求到沈家門前,可看面前這位沈家夫人趙氏的態度,雖說還算客氣,但顯然不是很願意搭理他們。

倒也是,當年沈家清貧,在他們面前都是低三下四的,這一朝翻了身,反壓了他們一頭,自是處處透露著傲氣,以此宣洩當年被看低的忿忿。

沈大奶奶端起茶盞啜了一口,一時頗有些不知所措。畢竟就算沈家不幫,也算不上是忘恩負義,沈韞玉當年還鄉時,曾命人抬了一百兩的紋銀和不少重禮以謝沈家多年栽培,已報了這份恩情。

犯愁之際,沈大奶奶就聽窗外傳來低低的說話聲。

“夫人正在見客呢,您要不還是晚些時候再來吧……”

趙氏也聽見了,對著窗外提聲問道:“冬雪,是誰來了?”

“回夫人,是柳姨娘,她照夫人的吩咐去採買了香材,欲向您回話呢。”

“我今日有客,教她明兒個再來吧。”趙氏道。

柳姨娘?

沈大奶奶好奇地從透氣的窗縫往外瞧,恰好瞧見一單薄瘦削的身影正徐徐往院外走,走了幾步,那人的步子微頓,旋即回首往這廂望了一眼。

看清那人相貌的一瞬,沈大奶奶不由得怔忪了片刻,倒不是那女子的容貌有多驚豔絕倫,反是平庸地緊,甚至說都有些寒顫了。許是過於瘦弱了一些,即便在這嚴冬穿著陳舊的厚棉袍,也顯得鬆鬆垮垮,撐不起來,更別說那張臉,素色的衣袍襯著她的臉色尤為暗沉發黃,眼窩微陷,眼底有些青黑,一雙黑黝黝的眸子冷清空洞,沒甚神采,抽了魂兒似的。

她只稍稍頓足,很快便捧著一隻沉甸甸的錦盒,出了院子。

垂首回憶了一會兒,沈大奶奶才想起這個略有些面熟的人是誰,不免詫異道:“沒想到,老太太當年做主給沈大人納的那個妾,還在呢……”

趙氏放下茶盞,從鼻腔裡發出不屑的輕哼,“還能如何,你也知我母親固執,玉哥兒進京赴任那年,本不欲帶她一同來的,可老太太說什麼都要將她帶上,道是為了玉哥兒好,我家玉哥兒孝順,心腸又軟,看她可憐,這才將她一併帶了來。”

沈大奶奶聞言又往那位柳姨娘離開的方向望了一眼。

遙想沈家當年納妾之事,鬧得還不小,十里八鄉幾乎無人不知,畢竟沈家那位端雅俊逸的舉子納了一個大字不識的粗鄙農女,多稀奇的事兒,夠那些好說閒話的村婦們嚼一陣子舌根了。

這事兒的起源,還是沈家老太太,也就是沈韞玉的祖母,在會考前夕,請了個老道來給沈家二郎沈韞玉卜算,竟算出沈韞玉將來會遇一場危及性命的劫難。沈老太太聞言心急如焚,忙求化解之法,老道提筆落下幾字,言尋到與紙上生辰八字相同的女子,放在沈二爺身邊,或可替其抵擋災禍。

沈老太太愛孫心切,當即命人拿著生辰八字四處找尋,最後尋到的便是鄰村柳家的女兒。

要說這位柳家女,閨名萋萋,也是個苦命人。七八歲的年紀,爹孃就相繼去世了,她自小在祖父母膝下長大,與叔父叔母住在同一個院中,沒少幹粗活。後來,柳家老爺子沒了,老太太重病沒錢吃藥,恰逢沈家上門,欲以十兩銀子納柳萋萋為妾,在叔父叔母的慫恿逼迫,和祖母病情日益危重之下,她無奈點頭,翌日一頂小轎抬進了沈家。

這納妾的事兒,沈老太太也曉得沈家二郎不會同意,便自作主張,趁著沈韞玉赴試不在家,將人接進門,還去官府遞交了妾書。等沈韞玉回來,反對也無用,一切已成定局。

這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巴託奇亞共和國知名幻想小說家

方張

仙君好溫柔

墨小溪

穿書後我掉進了老祖的池裡

映水搖

大唐:官居七品,開局獲送萬民傘

二手青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