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四章 石魚,滇蜀謎雲,楚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石洞的中部是一個地坑,高約四米,足有半個籃球場大,三條石梯呈120°角延伸下去,坑底全是長條巨石砌死了的,中間立著一張青龍盤紋石床。

石床周圍散落著十幾具已成枯骨的屍體,屍體的鎧甲和兵器鏽得不成樣子了,很多地方几乎黏成了一團。

我喉嚨有些發緊,快速得走了下去,我注意力首先就被地上的屍骨給吸引了過去,由於這個石洞陰冷潮溼,屍骨上全是青褐色的黴斑,這些屍體明顯不是我們現在的人,但是一時間我沒法從他們的服飾上分辨出是哪個朝代的。

我想著在這些屍體裡面翻翻能有其他什麼能證明他們身份的東西時,潘教授卻突然上前一把把我給推開了,我沒有防備直接摔了一個屁股蹲,不禁怒氣衝衝的質問道:“你幹嘛呢?”

潘教授卻冷聲回了一句:“這些東西可都是文物,不是玩具,什麼措施都沒弄就開始瞎翻起來。”

“就是一些爛成渣的屍體,我還沒嫌晦氣,你倒把他們當做了寶貝,成成成,這些都是你的,我不碰總行了吧。”我惱怒的頂了一句,懶得跟他理論。

這時七杆問道:“他們是哪個時候的人?”

“應該是明朝的水軍,他們的頭上的巾綰,身上的罩甲都是明代水軍的樣式。”回答的是阿月。

“明朝?怎麼又是明朝的人?”七杆一愣喃喃的說了一句。

阿月奇怪的望了他一眼道:“明朝怎麼了?”

七杆已經回過神來,連忙敷衍道:“沒事沒事,只是電視劇看得太多了,這段時間老演一些明朝的電視劇。”

阿月“哦”了一聲看她的樣子知道七杆是在敷衍她,不過她並沒有繼續問下去。

而七杆的反應卻一點都不奇怪,不光他,在聽到阿月說地上的屍骨是明朝的人時我腦中冒出的第一個念頭也是怎麼又是明朝?

上面最開始便是出現在元末明初,陸子岡同樣是明朝的琢玉大師,可以這麼說對於上面來講最重要的一段歷史就是明朝這個時期,此時這個地方又出現了明代的人,會不會跟上面有什麼聯絡?還是這只是一個巧合而已?

我腦海裡思緒叢生,一個想法接一個想法的冒了起來,可惜我們現在知道的線索太少了,光憑几個明朝水軍的屍體根本說明不了什麼。

其他人卻都圍在了石床四周,我也趕緊圍了上去,石床由青龍盤紋打底,面上卻刻滿了奇奇怪怪的圖案,看上去像文字又像圖畫,石床的中間呈四十度角傾斜的放著一塊寬大的圓盤。

圓盤的石頭髮黑,透著一股子神秘氣氛,圓盤中間豎著一根食指粗細的指標,看上去極像古代人用來計時的日晷,然而石面上並沒有刻著子醜寅卯等等時辰,取之而來的是一些很怪異的符號,之所以把它叫做符號,是因為我看了半天連一點頭緒都沒有,石盤上刻的都是這樣的符號,使它看著又彷彿星盤。

盤面上還鑲嵌著一條手掌大小的石魚。從魚的外觀來看應該是一條鯉魚,這條石魚本應該與另外兩條首尾相連繞著一圈,但是石盤上只留下兩個魚的凹痕,本應該鑲嵌在裡面的石魚卻沒有蹤影。

面前的石床石盤看著實在怪異,七杆咋舌道:“這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我道:“我看著有點像雷達基地,潘教授,您老在這邊發掘了這麼久,肯定清楚這東西是什麼有什麼用了?還望潘教授指點指點。”

由於剛嗆過他,我只得把語氣說的謙卑一點。但他沒有搭話,是張元清把我的話接了過去道:“你們去通道那邊探路的時候教授已經跟我們講過了,這石床石盤上刻著的是一種古老的文字,極有可能是海上人的文字,不過史料上沒有這種文字的記載,所以現在還不清楚上面這些文字的內容,暫時也還不知道這石床石盤有什麼用。”

他剛一說完七杆就道:“那不等於什麼都沒說。”

潘教授聽到這話臉色沉了下來,我不禁有些好笑,據說這潘老頭是這臺灣考古界泰山級的人物,而且在烏義村的發掘也不是一天兩天了,那本《海上奇談》出版時間據現在好幾年了,但潘教授看著眼前的東西和我們一樣同樣是一無所知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七杆的這句話無疑是讓他下不來臺面。

於是我連忙轉移了話題道:“你們看這個石盤上應該有三條石魚,現在卻只有一條了。”

“這個東西不知道埋在地下多少年了,就算是明朝時修建的,也有好幾百年曆史,有些破損很正常。”阿月在旁邊解釋道。

“沒有破損,確實是有三條,而且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