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澀春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6部分,宛如夢幻,青澀春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件”,促使家康頒發了禁令。
且說慶長十五年(1610年),肥前日野江大名有馬晴信和葡萄牙商船耶穌號發生衝突,最終將耶穌號擊沉,晴信以此向幕府表功,並且進獻給老中本多正純的家臣岡本大八大筆財物,希望大八能夠幫忙進言,恢復有馬氏的舊日領地。然而岡本大八接受賄賂卻不肯辦事,有馬晴信越等越急,愚蠢地直接越過大八去催促本多正純——賄賂事件就這樣暴露了。
幕府將岡本大八打入大牢,嚴刑拷問,大八反咬一口,供出有馬晴信勾結傳教士和西、葡商人的諸多不法事。於是幕府將岡本大八以火刑處死,將有馬晴信先是流放到甲州都留郡,進而勒令其切腹自殺——身為天主教徒的晴信不肯自盡,命令家臣將自己刺死了。
以“岡本大八事件”為導火索,德川家康對天主教的反感變得更加強烈,不久後就下達了第一次“禁教令”,在幕府直轄領地和有馬氏的舊領中嚴禁傳播和信奉天主教。慶長十七年(1612年)八月,禁教範圍擴大到日本全國,各地教堂陸續被破壞,日本籍天主教徒紛紛遭到逮捕,被強迫改變信仰。不肯改變信仰的教徒遭到遊街、流放和處死的命運——其中一百四十八名被流放馬尼拉,包括著名的切支丹大名高山右近、內藤如安等人。
到了元和二年(1616年)八月,二代將軍秀忠頒佈了第二次“禁教令”,對天主教徒進行殘酷迫害,很多人因為不肯改變信仰而被活活燒死,史稱“大殉教”。元和六年(1620年),又發生了“平山常陳”事件,標誌著日本正式開始“鎖國”體制。
平山常陳本是一艘朱印船的船長,因為坐船為中國式平底船,在從馬尼拉回歸日本途中,被荷蘭船誤認為是中國船而遭到逮捕。在搜查平山船的時候,荷蘭人意外地發現了兩名西班牙傳教士,於是如獲至寶地進獻給德川幕府。幕府經過審訊後,將平山常陳和兩名傳教士全都處以火刑,其餘十二名船員也盡皆處死。
從此宗教迫害擴大為貿易限制,葡萄牙人首先遭到驅逐,然後是英國人,最後在寬永元年(1624年)嚴禁西班牙船隻來航。日本船隻除朱印狀外,還必須得到“老中奉書”才許出海,居住在外國的日本人也一律嚴禁歸國,歸即處死。
日本就此基本斷絕了南蠻貿易,唯一例外的是荷蘭人,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日本設定了分公司,向幕府保證絕不傳播基督教,同時荷蘭商船一到日本,商館館長立刻向幕府提交《荷蘭風說書》,報告海外情況。但即便是荷蘭人也只准在長崎的出島建造商館,而不得踏入日本內地一步,就連中國船也只准停泊在長崎港,可以說,整個日本只有長崎一地是半對外開放的,幕府透過直接統治長崎而壟斷了所有對外貿易。
有壓迫,必然就有反抗,驚世駭俗的“島原、天草之亂”就在這種禁教鎖國的背景下爆發了。
●島原、天草之亂
肥前國的島原半島,本屬外樣大名松倉氏所領,當時的松倉氏家督為松倉勝家,是個冷酷無情而又貪得無厭的傢伙。三代將軍家光在位的寬永十四年(1637年)秋季,島原半島及其南方的肥後國天草群島鬧起了大饑荒,可是松倉勝家仍然按照舊例徵收年貢,並將交不起年貢的數名農民殘酷處死。
農民們生活在死亡邊緣,已經沉寂很久的天主教信仰隨之再度抬頭,秘密信教以逃避殘酷現實的百姓越來越多。此事為松倉勝家所查知,就在領內搞了一次大清洗,逮捕了很多教徒,要他們舉行“踏繪”的儀式。所謂“踏繪”,是指將刻有耶穌受難像的木牌扔在地上,讓懷疑為教徒者用腳去踩,肯乖乖從命的定非天主教徒,或者雖是教徒卻有心悔改,否則就將被處以火刑。這種方法並非松倉勝家所創,而是幕府搞出來併到處推廣的無聊花樣。
階級壓迫和宗教迫害雙重利刃就此加在島原百姓頭上,他們無路可走,被迫鋌而走險。十月二十日,島原有馬村紛起一揆,殺死了松倉氏的代官林兵右衛門,並且攻破藩武器庫,團團包圍住了松倉氏的本城——島原城。
二十七日,天草群島也爆發一揆,與島原一揆南北呼應。天草群島乃是肥前國唐津的譜代大名大久保氏的飛地,唐津藩的代官三宅重利領兵鎮壓暴亂,卻於十一月十四日被一揆打敗,身首異處。天草一揆進而包圍了富岡城。
訊息報至江戶,德川家光將軍大為惱火,立刻派遣重臣板倉重昌前往九州,糾合附近諸侯前往征伐。島原、天草的一揆聞報,結合為一,後退到已經廢棄的原城,籠城固守。根據近年來的考古發現,原城在“島原、天草之亂”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