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結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6部分,長風,這就是結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將,有些時候運氣對於一個人來說,那是很重要事情。
柳鏡曉獲救的訊息一直到第二天早上才傳到陸子云地總部,陸子云和張亦隆才鬆了一口氣,兩個乾脆派了單平的那個混成營前去接應。
只是一時半會卻是接不到,柳鏡曉負傷多處,雖無生命危險,卻在駐馬店休息上半天,現在他的護衛工作作得極好,外圍放了整整三千人。
只是柳鏡曉聽說之後,反叫他們把警衛撤去:“莫敵在越秀山那守備多嚴密啊!我是親自看過,兩萬多警衛部隊,外加那麼炮臺,裡面又備有足夠支撐三個月的糧彈,可結果卻是如何……還不過是不費一槍一彈被攻下了!”
幾位夫人也關切柳鏡曉,從濟南趕了過來,一時間鶯歌燕語,柳鏡曉只是屏退了眾人後笑了笑:“這一番遇襲,卻是我生平最兇險的一次,不過總算是逃了過來!”
完顏玉琢現下竟有了柳鏡曉的骨肉,那自然是越發多愁善感,拉著柳鏡曉的手不肯放開,柳鏡曉卻只說了一句話:“我這個位置,當初便是來源於丁重帥,現在還給二小姐也是不錯!我這一遭遇,什麼雄心壯志都消了!”
眾女各有各的心意,只聽柳鏡曉繼續說道:“也只願與你們廝守一生,等這一番打退了烈分人,我就把大部分權利移交出去,做一個正正式式的富家翁!”
眾女圍著柳鏡曉說個不停,只有完顏玉琢明白,柳鏡曉心中自有打算,他這個人肯定不會將全部權力移交出去,只是象他自己所說的那般“將大部分權力移交出去”
在丁靜執政時代,始終有一種傳統,那就是當年丁靜當年是政變手法推翻柳鏡曉下臺,而柳鏡曉總有一天會出山打倒丁靜。
這種傳說影響很深,只是柳鏡曉怎麼自己打倒自己,有些時候,他雖然不在臺上,但是他的影響力豈是丁靜可比的!
後來丁寧開府四川,若無柳鏡曉支援,他怎麼透過三次整軍能把川中諸軍盡數裁撤。
不過柳鏡曉終於定下了退出前臺的決心,在另一個時空,將這種做法叫作“垂簾聽政!”
至少我們要交代劫車的那位耿大嘴的結局,就在劫車後的第四天,他已經被自己的老二一刀削斷了腦袋送到官府領賞去,誰叫他截斷平漢路襲擊柳鏡曉的舉動太犯忌諱了,官兵也不得不玩命了。
至於那位李先生,他的真名叫雷斯第五,這是一位著名的間諜,他以中國人的身份活躍在綠林之中,一直到戰爭結束以間諜罪判處十五年徒刑,戰後寫了一部《命運的瞬間·未射出的子彈》,可以說是這次戰爭間諜戰的權威書籍,特別是柳鏡曉這次遇襲事件的第一手資料。
但是間諜行動影響不了軍事行動,只是就在柳鏡曉在病床上的這段時間,丁寧已經得到他想要的一切。
廣東方面已抵達兩個師,還有三個師在運輸途中,桂軍兩萬人,湘鄂兩軍三完,後繼的各路大軍將有六萬之多,或者說,他將得到十五萬人以上的部隊,丁寧已經有信心發起一次反擊。
最終卷 最終章 教育為本
丁寧的第一記重擊並沒有直接落在烈風人的頭上,而是落在了側翼的鐵勒遠東第三軍身上。
這個第三軍,攻擊精神十分旺盛,已經向特別第一軍發起了三次大規模進攻,但是每次都是被撞得頭破血流傷亡慘重,倒為特別第一軍新增了無數功勳。
雖然特別第一軍始終是得到優秀補給的作戰單位,但由於這個軍的骨幹是各省派出的志願軍組成,所以整個步兵軍加上配屬部隊從來沒有超過一萬的編制,而遠東第三軍的編制超過了三萬人。
但是遠東第三軍的戰果只能用屢戰屢敗來形容,因此整個部隊損耗較大,士氣也較為低落,雖然經過補充,該部編制只有兩萬五千人的實力,其後方還有庫特帕羅金指揮下的預備隊兩個師。
而另一方面,由於大部援軍的到來,雖然大部分援軍直接置於丁寧的指揮之下,但到現在全軍已經補充到一萬六千人的大編制,但唯一的缺點就是編制混雜,有一千一百人的步兵營,也有五百人的步兵團。
這一次反攻,所以使用的便是特別第一軍所部,該部從烈風人和鐵勒人的結合部發起攻擊。
在這個結合部內的敵軍兵力屈指可數,而且大多數部隊是以步兵連(中隊)為核心進行分散配置,前衛是軍事哨,後方則是少至十數人,多至一個小隊的分散據點,兵力最多者也往往是以一箇中隊本部帶領一個半加強小隊據守的據點。
因此特別第一軍的進展順利地不能再順利了,大多資料點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