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三十六章 熊廷弼,遼東釘子戶,青史盡成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乾清宮中,針落可聞。

崇禎仔細讀著張恪的本章,只覺得一陣陣的血往上湧,幾乎昏厥,他雖然聽很多人說過軍務當中的黑暗,可是那些人都是文官,哪有張恪說的這麼具體清楚。

譬如張恪提到軍需的問題,就指出朝廷每次製造武器都會多撥出一兩成的銀兩,可是層層盤剝之後,到作坊手裡,銀子就不到一半。

若是用一半的銀子造一半的武器也好,至少能保證質量,偏偏武器數量又有規定,因此逼著工匠們只能以次充好,濫竽充數。就拿鎧甲來說,鐵甲的甲葉子不用鋼而用鐵,刷上漆,看起來不錯,實則防護力銳減,根本擋不住弓箭刀槍。棉甲只有薄薄的一層棉花,甚至只有些碎棉屑,別說保護不了士兵,就連保暖都做不到。

其餘弓箭,刀槍,火器,全都是粗製濫造,不堪一用。

相比武器的破爛,明軍缺額更是瘋狂。

以九邊為例,號稱吞併百萬,實則百姓大量逃亡,一千人的墩堡能剩下三百人就不錯,管著兩三千人馬的參將遊擊,手上有戰力的只是百十來個家丁。而這些家丁又是他們的私兵,每逢戰鬥,遇到強敵爭相逃命,見到便宜,蜂擁而上。

打仗不成,欺壓百姓一流,民眾苦不堪言。

張恪的奏摺和別人不一樣,他不講空話,每一項弊端後面都有調查資料。都有實際的例子,甚至還圖示註解,讓人看得一目瞭然。

其實張恪在奏摺裡面也加了料。他摸準了崇禎的脈,崇禎如果相信一個人,就毫無保留的相信,當然他的相信變得也快,如果他轉了性子,就會推進萬劫不復的深淵。現在趁著崇禎相信,正好把他帶進溝裡。

張恪在寫問題的時候。誇大了許多,又專門挑選刺激崇禎自尊心的東西寫。小皇帝看了之後,哪能不怒不可遏!

啪!

“欺天了!”

崇禎啪得一拍桌子,厲聲說道:“邊將竟然殺我大明的百姓冒功,歷年下來。多達數萬百姓死在邊將手裡,弄得邊民人人逃命!本該保家衛國的勇士,竟然成了屠戮自己人的劊子手,如此畜生不如的東西,上負天恩,下虐百姓,簡直可殺不可留!”

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再給加把火。

“陛下,臣領兵以來。數次和建奴大戰,最終掃平遼東。人皆稱臣是名將,實則臣所做一切。不過是老實二字。”

“怎麼講?”

“兵練得老實,上戰場不會逃命,武器做的老實,不懼鐵騎,錢給的老實,人人奮勇爭先。田分的老實,有土有民。試想。我天朝上國,無所不有,太祖成祖之時,富庶不及今日,而韃虜之兇悍,遠超此時,然則二祖能夠北趕大元,五入草原,試問今日,為何軍威淪喪若斯。臣以為,都是不老實所致!”

“人心不古啊!”

崇禎嘆口氣,又問道:“安東王,你可有什麼解決辦法?”

“啟奏聖上,臣已經都寫下了,邊軍要裁減,軍屯要恢復,唯有大刀闊斧,才能中興大明。臣不才,深受大明皇帝洪恩,縱然一死,也難以報答。裁軍之事臣願意一力承當,還請聖上准許臣為國效力,為陛下盡忠。”

張恪這番話說得慷慨激昂,小皇帝都有些落淚,多好的忠臣啊!

崇禎參不透的是張恪的陰沉的心思,裁軍哪是那麼容易的,牽連到方方面面,貿然下手,只會適得其反。張恪手握著義州兵,他不會怕亂子,到時候滔天的怒火都會落到朱皇帝的頭上……

崇禎想了想,說道:“安東王所言有理,只是閹黨剛剛平定,閹黨分子竟然勾結白蓮教,這京中還有多少他們的人,朕心不安,萬萬不能放安東王離京。這樣吧,安東王依舊總督京營,再把軍器作坊的差事也扛起來,整軍經武,重振軍威,朕離不開張愛卿啊。至於裁軍的事情,就讓薊國公賀世賢和兵部尚書王洽去辦吧。”

張恪本想著抽身離開京城,沒想到崇禎竟然不放,他也沒有辦法,只能另覓良機。

……

其實能掌握住京營也算不錯,正好能借殼上市,把勢力深入京城。一點點的溫水煮青蛙,把大明徹底掏空。

想的挺好,只是事與願違,召見結束第三天,崇禎突然下旨意,任命安東王張恪為巡邊欽差大臣,奉旨整飭軍務。所到之處,九邊督撫總兵,鎮守太監悉數服從命令。

與此同時,任命薊國公賀世賢總督京營,再有兵部左侍郎盧象升加兵部尚書,右都御史,總督宣大等處軍務!

所謂宣大,就是宣府和大同,正是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輪迴御

蕭寒池

修為萬倍返還,開局實力四皇級!

酸黃瓜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