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浪劍飛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部分,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親歷記,浪劍飛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們負傷的病員怎樣才可以經過,我們不得不首先來一個準備。
(1)糧食的準備。
時在七八月之間,青稞麥子方成熟,全體動員,去割麥打麥,除重傷病員外,無一不去。約一週間,就準備了十天的炒麵和少量牛肉乾及乳酪。
(2)醫療工作的準備。
衛生材料在毛兒蓋已經準備了,如“雷佛奴”紗布,“二百二”紗布及碘黃紗布等,一律消毒乾燥,貯藏於大口瓶內。探針鑷子及棉花等,一概用石炭酸水消毒,儲存於瓶子內,以便臨時應用。
(3)衣服的準備。
因為個個同志都知道草地很寒冷,而且沒有燃料(無一棵樹只有青草),要一週時光才能經過這塊草地而到巴西。因此每一個同志都做好羊毛衣,同時乾糧能夠十天之用,那麼打破這天險的草地,就沒有什麼問題了。
(4)草地行軍的救護。
草地到處是汙水和腐草,還有許多二三尺深的泥淖,表面現出青草,稍不注意,往往踏於泥坑中,全身淋漓,惡寒戰慄,或呈凍死的形狀,多麼危險!此時衛生員的救護是怎樣呢?即時將他的溼衣服解下,穿乾的毛衣,同時全身行幹摩擦,給以強心藥內服,或注射強心針。
體力虛弱者,不叫他背東西,隨帶看護,在後面招護。有許多地方,馬亦不能騎,都用竹杆木棍,探察路徑之深淺,免陷於泥淖中。
亦有因身體十分虛弱,而營養不良者,犧牲於草地中。這都是沒有救護員,或單獨掉隊在後面,無人招呼的原因。
(5)草地露營的治療。
長征中衛生教育和醫療工作(3)
我們休養連每日行軍五六十里,到了宿營地,即選擇高處草地,或無水之丘陵露營。大家架起圍帳幕布,遮避風雨,看護員、特務員、招護員等,便去找一些枯枝腐草,來燒開水,沖沖乾糧,或做麵糊來充飢。同時準備外科衛生材料,餐後招護員及特務員,點起蠟燭火來,給看護員上藥,醫生上重傷。全體上完了藥,醫生再為病員看病、處方、發藥。事畢,各自睡眠,不作長久談話,以免妨礙睡眠。
。 最好的txt下載網
長征中的女英雄
十三個月的時光,在不斷的戰勝敵人五百餘次的堵截、追擊、側擊、襲擊戰鬥中,步行二萬五千裡,踏遍了大半個中國,歷盡了無數的艱難險阻,這是英勇無畏的紅軍的創作,已為全世界人所驚歎為空前的奇蹟了。我現在要說的是長征中的女英雄。
在中央革命根據地出發時,原調有三十多個女幹部,最大一部分是送總衛生部,幾個有病的養病,四個有身孕的在那裡休養,做工作的約二十人。衛生部檢查了這部分做工作的女同志們的體格,認為不適合於遠征條件的留下了五個人,那時候被留下的五個女同志是多麼的不高興啊(後來有兩個仍跟隨別部分到了陝甘,毫無問題)!移到麻地(距衛生部原駐地六十里),整備行裝時,有四個女同志“打擺子”(江西稱瘧疾),也被留下了。她們一個一個的都哭著臉,要同我們一塊兒走。實際上她們病了走不動,又沒有擔架,結果,就違反了她們的願望。真正隨軍出發的還不到三十個女子。
長征中,只衛生部一個蔡醫生的老婆掉了隊,她不是調出來做工作的,調出來做工作的婦女,沒有一個掉隊的。
病得很厲害的女同志,在長途中鍛鍊了一下,轉而健康起來了。四個懷孕的女同志,都是在旅寓中生產的。產後一晚半日就要行動,應有的休養和調理是得不到的。特別一個女同志在藏民區的下打鼓生小孩,那時連青稞麥她也不夠吃,偶然分得一點羊肉,此外是沒有什麼營養可說了。產後將息了幾天,經過草地,她也平安的到達瓦窯堡。
值得稱述的,還是那些工作的女同志們,她們到衛生部是擔任照料抬擔架的民工和看護病員的工作,初出發時差不多有六十副擔架,途中一個人要管理三四副。這是非常艱苦的工作。那完全是夜行軍,又不準點火把,若過天雨路滑,擔架更走不動。民工的步伐是不會整齊的,體力不一樣,沒有抬慣,前後兩人換肩走路都不合拍,對革命認識的程度又不一致,有的是在路上臨時請來的。照料民工的女同志跟著擔架走,跟得著前面一副,又怕後面的掉隊,跟著後一副,前面又沒有人照管。休息時候要防著民工開小差,民工可以打盹,她們都不敢眨眼。特別是每晚快到天亮的時候,民工的身體疲乏了總想打瞌睡,宿營地還隔若干裡,前後隊伍都催著趕快走,這時她們就在幾副擔架的前後跑,督促和安慰,勸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