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類:滄海一葉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部分,選擇與崛起,交通工具類:滄海一葉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窮。

美國就是在這個時候登上歷史舞臺的,一個崇尚實力,海盜和國家並存的歷史舞臺。這個新興的共和國面對的是海盜一般的列強。

第二節 無發展的增長陷阱

18世紀中葉歐洲經歷了七年戰爭,歐洲的大陸霸權和海洋霸權進行了一場生死搏鬥,結果兩大霸權都筋疲力盡。戰後的大英帝國出現了財務危機,帝國的領袖們為了解決財務危機,絞盡腦汁,最後決定走傳統帝國的老路--讓殖民地輸捐。為此,帝國的決策階層透過了一系列針對殖民地的稅法。

1765年,大英帝國的議會透過了第三個印花稅法案,也是第一個直接向殖民地徵稅的法案,是一個典型的掠奪殖民地的法案,是對殖民地的經濟宣戰。支援這項法案的議員們沒有想到,在帝國的議會大廳裡,催生了一個強大的未來對手。這個對手將是把大英帝國從帝國的寶座上推下來的人,是一個最終顛覆大英帝國並讓大英帝國俯首稱臣的人。

歐洲戰爭導致帝國財枯力竭,帝國財枯力竭導致印花稅,印花稅導致了美國獨立戰爭。

戰爭中誕生了美國,從而大英帝國踏上了衰亡的歷史。

歷史事件環環相因。

新生的美國是大英帝國國際分工政策的直接受害者。在殖民地時期,透過對殖民地的直接控制,帝國對殖民地實施了長時間的經濟戰,限制殖民地在經濟上的獨立。大英帝國透過航海條例,嚴格控制殖民地對外貿易的運輸和市場,並透過對市場的直接控制達到對北美殖民地經濟的控制。在大英帝國直接控制的國際分工體系裡,北美殖民地只不過是原材料和農產品的出產地。在殖民地時期,大英帝國嚴禁在北美殖民地興建鍊鋼高爐和軋鋼廠;不允許殖民地居民哪怕為自己消費而從事任何真正意義上的製造業;英國還有效地防止了殖民地居民為建立以遠距離銷售為目的的日用品製造業的種種努力。在帝國經濟政策的支配下,美國的“製造業”基本上是家庭作坊。當時美國的主要職業是木匠、鐵匠、鞋匠等。如果美國還有什麼“製造業”的話,按英國的話說,那就是為英國“製造鐵坯”。

帝國用盡一切辦法保證殖民地既是英國的原材料提供基地,又是英國工業品的傾銷市場。

在殖民地時期,北美殖民地沒有自由貿易,帝國的政策制定者也不允許殖民地有自由貿易。所有的貿易,都在帝國的掌握之中。國民經濟的關鍵環節都在帝國的世界分工體系內:殖民地的產業結構、國際貿易的運輸、國際市場等。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劍與火,從自由貿易到閉關自守(1775-1808年)(4)

在獨立戰爭前和戰爭之中,自由貿易不是英國而是北美殖民地的旗幟。美國獨立的主要要求之一就是擺脫大英帝國控制,實現自由貿易。自由貿易在美國獨立初期非常流行,是當時居於支配地位的發展戰略或貿易戰略。而大英帝國為了自己的目的也開始向美國推銷自由貿易。

獨立以後,美國國門大開,殖民地經濟體系和國際經濟關係幾乎原封不動地延續下來。英國對美國的種種產業歧視政策這隻看得見的手尚未消失,自由貿易這隻看不見的手則開始強化著舊有的分工格局。自由貿易現在成了大英帝國對前殖民地的經濟訴求,成了大英帝國對新生共和國的經濟戰爭手段。一方面,大英帝國大量向美國傾銷製成品;另一方面,又嚴格限制美國的海外貿易,尤其是美國與英國殖民地的貿易。大英帝國控制著幾乎所有主要的海上運輸。

走上自由貿易的道路的美國希望英國廢棄殖民時期的“航海條例”,使美國能自由地與世界各國各地通商。但是,大英帝國還依舊頑固堅持“航海條例”,限制美國與英國殖民地之間的自由貿易,把美國和英國殖民地的貿易控制在自己手中。美國獨立後,就要不要廢除“航海條例”,英國有巨大的爭論。1783年謝菲爾德伯爵(Earl of sheffield),大英帝國著名政治家,就此寫道:“航海條例,我們偉大的海洋強權的基礎,為我們帶來了全世界的貿易。假如,我們改變了這個條例,允許任何國家和我們的殖民地進行貿易,或者允許其他國家把非其自己製造的產品帶到英國,我們就放棄了航海條例,就犧牲掉了英國的海洋權利” 。帝國決定維持“航海條例”的效力。推行自由貿易的英國,念茲在茲的是保護帝國自己的利益。

大英帝國與美國的自由貿易是由大英帝國的國家利益界定的自由貿易。帝國有人希望透過控制製造業和金融,透過壟斷高階產業(當時是製造業)和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無限花錢系統

兩斤滴龍蝦

在綜漫世界收集庫洛牌

嫋嫋紫鹽

樂傾希gl

別克陸上公務艙

迷失時空

緋之舞

一嫁再嫁,罪妃傾天下

貓的回憶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