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君肥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意願,彈幕說他喜歡我,諸君肥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彈幕說他喜歡我》最快更新 [aishu55.cc]
一回到酒店,虞時就開始查資料。
當然,說是查資料,他只是在惡補自己的常識。
安迪星的通識課程的確幫助他以最快速度融入這個時代,但是那些知識只是最普通的——包括但不限於,如何使用星際網終端、人類帝國的發展歷史等等。
至於更細節的東西……呃,虞時可以說是一無所知。
比如說,卡爾文醫生髮給他的那篇論文。迄今為止,他也只是剛把第一大段讀完,因為幾乎每一個專業名詞,他都得耗費很長時間去了解相關知識。
很多時候,他是在遇上了相關問題的時候,才會去查詢資料。
現在,他就在尋找與異族、變異有關的資訊。
人類最早的變異出現在蠻荒時代的那五百年。當人類踏出地球、走向宇宙,他們的身體就成為了一個微妙的負擔。
人類無法憑藉自己的力量行走宇宙——而某些宇宙種族是可以的;人類需要仔細呵護自己的身體,以免受傷、生病——而某些宇宙種族則長生不死。
不同的地理環境造就了截然不同的生物特徵。一顆橘子尚且如此,複雜的智慧生命就更是情況多樣。
前往不同星球進行探索的初代遠航隊,就是人類變異的最初成員。
一開始,他們的變異還相當簡單。比如說他們抵達了一顆重力極小的星球,並且長期在此地勘探、研究。這種環境就讓他們的軀體運動能力發生了極大的改變。
如果他們再去到另外一顆情況截然不同的星球,又遇到了另外一番截然不同的境遇,那麼他們的“改變”就會越發明顯、越發突兀,直到與人類看起來也截然不同。
一開始,人們只是將其看作是“改變”。
真正意義上提及“變異”,是因為這樣的改變已經巨大到,足以讓他們之間產生生殖隔離。
仍舊留在地球上的人類、遠航至遙遠星球的人類、定居外星的人類……這三者之間的距離,可能比他們自己想象得還要漫長。
第一次發現生殖隔離的時候,人類內部出現了一陣巨大的恐慌與震動,那進一步催生了所謂的“宇宙人類主義”浪潮。
其含義是,隨著人類探索宇宙的步伐,他們理應不再是所謂的“地球人”,而是“宇宙人”。
宇宙人無所謂生殖隔離,因為人類的生殖功能完全可以由生物工程來替代。宇宙人類主義更追求精神上的發展,以及個體的成長與進步。
換言之,他們驕傲於自己“宇宙人類”的身份與定義。
在蠻荒時代之後的繁榮時代,宇宙人類主義曾經盛行一時,人類甚至可能會以自己千奇百態的“變化”為傲,認為那是宇宙賦予自己的獨特象徵。
不過,在戰亂時代,以及後續無數場戰爭之中,宇宙人類主義慢慢地退出了歷史舞臺。殘酷的現實讓人們意識到,他們無法統治宇宙,正如他們曾經也無法統治地球一樣。
舞臺或許變大了,但人類永遠重蹈覆轍。
異族的出現,是在失落時代之後。那是大概四百年前,人類剛剛經歷了慘痛的戰爭,失去了自己的母星。因此,在異族剛出現的時候,人類對異族並沒有什麼敵意——至少不如擴張時代那樣。
異族是一種身高三米、強大健壯、全民皆兵的生物。
按照人類對他們的瞭解,他們幾乎生來就是戰士。他們生活在宇宙的某個角落星球,因為強大的武力而慢慢對外擴張,直到與人類帝國的疆域發生了碰撞。
如果拋開異族大上人類一圈的身材,那麼人類與異族幾乎是完全一樣的——五官、面孔、四肢,乃至於一些暗地裡流傳的關於“性”方面的小道訊息……
總而言之,異族與人類同源的說法,從一開始就存在了。
但這並不是什麼罕見事兒。
畢竟,在人類探索宇宙的過程中,某些人類也曾經與一些宇宙種族通婚,生出一些混血兒……人類的基因被汙染,他們也汙染過其他種族的基因。
所以,或許異族就是人類與哪個種族的混血,也或許異族是人類的哪支失蹤的遠航隊的後代。這都是很有可能的。
在戰爭真正打響之後,這種猜測也並未消失,甚至反而甚囂塵上。拋開殘酷的殺戮不談——雖然這“拋開”本身就很可笑——人們終究會對自己的敵人產生好奇。
在戰爭結束之後,對於異族的研究,也仍舊在繼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