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百二十二章 圍住了大門,財色,叨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回答道。

“這個說法好像有點兒牽強了——”範亨沉吟著說道,“主要還是信訪部門沒有做好工作,該是誰的責任就是誰的責任,這個不能隨便攀附的。”

“信訪部門能做什麼,你又不是不知道?”範無病毫不客氣地指出了這個問題。

事實上也確實如同範無病所言,你不能說信訪部門沒有辦事兒,這是不客觀的。上訪者是循規蹈矩的,接訪者也循規蹈矩,一方是忍耐強的反映問題,一方是禮數週全的手書批示。循規蹈矩之間,時間流逝,上訪者的耐心與生命在磨損。而接訪者安之若素地繼續著批示的書寫。上訪往往被視為無奈之情的最後解決方案,而手不絕書的批示事實上成了對上訪者熱切希望的愚弄。

有時,一個開始信訪的人,可能如同一頭推磨的驢子,把懸掛在眼前的那把草看成近在咫尺的希望,實際上他可能是繞進了無望的困局。

有許多人長期上訪,變成老訪民,變成纏訪戶。很多人會覺得那是不理智的執著,為一個事情搭進很長的時間,遠不如早早放棄來得划算。不過,這是回頭算賬的話,所謂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罷了。

從很多人的經歷來看,他們的信訪幾乎是件件有答覆的,一連串協商解決的批示就是答覆。而早有答覆、每次都有答覆,經常被作為證明上訪者無理取鬧的材料,但看看實際情況,就知道早有答覆是怎麼回事了。

即使是在正面宣傳信訪部門工作的影視劇作中,上訪者們也經常被塑造成一根筋的形象,使人覺得這都是些認死理的人,因而讓人產生既同情又厭煩的想象,但如果他們知道上訪並不是簡單的事情,前面有望不到頭的路。他們一定早就冤死不告官,有氣自己吞了。

批示交到上訪者的手中,沒有交到需要解決問題的人手上,那只是一個解決問題的畫餅。這可能正是接訪者所求的效果。它既能顯出對訪民有所交代,又不會觸及實質問題,也就是不會給相關單位帶來任何壓力。接訪的儀式因此顯得完美,每一次接訪甚至還會變成業績,正所謂接訪多少人次,個個有迴音。

“一個人會被損害,本身就是他缺乏資源,而損害者是資源豐富的。恢復正義。就意味著要得罪資源的擁有者,而幫助缺乏資源的人,這何止是官僚不官僚、想不想做事的問題,分明就是一個做事划算不划算的問題。一個人拿著無用的批示跑來跑去,其實不過是無資源、被支配的再次證明。”範無病非常尖銳地指出了這個問題,“所以,你知道啦——這些人為什麼會跑到這裡來。”

“哪有什麼辦法,就算是跑到這裡來,處理的辦法還是要責成地方處理,只不過就是浪費一批人力物力再把這些人給遣送回去而已。”範亨提到這個也顯得有些無奈,有些事情即便是到了他這個地位,也是不好隨意插手的,除非是出了一些比較特殊的情況。

範無病也聳了聳肩,表示非常遺憾。

事實上,範無病覺得上訪不是什麼好辦法,但是對於打官司成本太高的情況,在各地建立一大批法律援助中心,將法律援助制度給完善起來,倒是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至少能夠讓老百姓們搞清楚,那些事情是合理的,那些事情是不合理的,哪些是可以透過法律手段得到解決的,哪些是找不到法律依據的。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一次兩次地幫助他們解決原本應該由他們自己解決的問題,倒不如教會他們應該如何運用法律武器,透過合理合法的手段來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這樣的話,受益的不僅僅是這些上訪者們,同時也有整個社會,一旦犯罪成本高了,這個犯罪率自然就會急劇下降,社會貪腐現象自然也會極大地降低下來,而整個社會的法律意識也會轉而變得更加濃厚,形成一個兩性的迴圈,而不是現在這樣,一出了事兒就要往京城跑來找關係,這是及不正常的現象。

也就是過了十幾分鐘的樣子。終於有嶺西的人出面來將這些上訪者給弄走了。

範無病送老爸範亨出去的時候,從地上撿起來一份上訪者遺留下來的材料,不由得信手翻了起來,這一翻,倒是有了一些意外的現。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道通

理性的思索

牢獄

保時捷

從愛情公寓開始的影視世界

二月放紙鷂

美少年的心事

隨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