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六十章 領跑者,財色,叨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百六十章 領跑者
一九九四年,隨著中國人接入了internet網路,並向外發出了第一封電子郵件之後,中國正式被國際社會承認進入了網路時代。
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國際網際網路距離普通人還有很遠的距離,畢竟在現階段,網路只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在中國,具體而言,網際網路技術的應用只侷限於清華園及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的少數精英之中。
範無病的公司,早就接入了internet網路,不過並非透過國內的專線,而是透過他自己的衛星,跟美國方面達成了協定,不但速度很快,資源也相對豐富一些。而國內的專家們目前對於internet的認識也不全面,大部分人只是將其作為一種可以跟外界聯絡的新的通訊方式而已,就好比是電話、傳真之類的東西。
假如不出現變數的話,國內對於internet的民間應用,應該到兩年之後才會開始,以瀛海威為首的中國網際網路應用先行者們,會以滿腔的熱情引導中國人進入一個全新的網路時代。
範無病還記得當年樹立在北京中關村的一個巨大廣告牌,上面清楚的寫著,中國人離資訊高速公路有多遠——向北1500米。這個廣告牌成為當年國內最受關注的商業事件之一,同時也令瀛海威和它的創始人張樹新成為當年的焦點。
只不過當年瀛海威創業的時候,範無病還在大學校園裡面廝混,望天的經濟形勢只是全國各省中比較靠後的,而即便是在省會城市裡面,當時的學習計算機專業的大學生們也沒有多少可以接觸到實際應用的機會,更談不上對於internet這種新生事物有所瞭解。
當年第一次聽說internet這個名詞,還是他們的系主任從美國回來,翻譯了一本關於美國的資訊高速公路的書籍,在向他們推銷的時候才提到的,儘管那位不時地會從嘴裡冒出來一兩句洋文的系主任的嘴巴有點兒歪,但是有一句話還是說對了,internet會逐漸地走入我們的生活。
此時範無病回想起那位系主任的時候,還是略有一些印象的,而他記得最清楚的一件事情,就是在做作業的時候,是用html語言程式碼去設計一個網站,當時班裡的同學們都覺得有點兒抓狂,因為不知道究竟應該怎麼去做?最後範無病做了一個比較漂亮的網站出來,還有簡單的資料庫『操』作,以及當時比較流行的計數器等應用『插』件,於是他的這個網站就成了大家的模板。
雖然設計起來有點兒障礙,但是大家對於複製的熱情還是很高的,一點兒也不費吹灰之力,只需要把名字改改就能用了。
從internet進入中國,到走向民間應用,這中間足足過了兩年的時間,這固然是同網際網路費用居高不下有關係的,但是從根本原因來看,還是因為推廣與宣傳的力度跟不上。
『政府』方面並沒有幾個人明白網際網路的意義,而學者層面上,他們只是熱衷於將先進的聯絡方式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以顯示自己的獨特『性』質,對於網際網路究竟能夠大眾生活帶來什麼樣的變化,所知甚少,或者就根本不願意往這個地方來想。
範無病知道,到了明年,美國的資訊高速公路工程就將全面完工,而美國人自此也將要進入網際網路絡時代,從而催生出無數的新經濟產業,誕生無數的千萬富翁,億萬富翁以及無數的高科技產業和資訊產業。
而中國的internet,現在僅僅是從無到有而已,並沒有什麼實際『性』的應用出現,儘管中國國內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設高速公路,但那並不是資訊高速公路,而是城市間的鋼筋水泥構架的高速公路,這一個階段,發達國家早在數十年前就已經經歷了。
差距是非常大的,但是市場空間也是非常大的,沒有任何一種行業能讓自己的影響力大到無與倫比的地步,範無病『舔』了『舔』嘴唇,他發覺自己又找到可以『操』作的事業了。
世界商業史中的無數案例都可以證明,行業內的第一個進入者未必會是堅持到最後的勝利者,他在擔當啟蒙者角『色』的同時,也要扮演先驅的角『色』。
正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要想一想那些被後浪們踩死的先驅們,就不得不仔細考慮一下,做這件事情的原則在哪裡,底線在哪裡,贏利點在哪裡?
當年的瀛海威作為中國第一家網際網路公司,無論他們從事的業務還是這個公司本身,在外界看來都是一個異類。他們的盈利模式是使用者向瀛海威繳納一定的費用,即可以將電腦接入網際網路,進行網路聊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