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五章 閉門造車?,財色,叨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百九十五章 閉門造車?
範無病對於汽車還是有點兒偏愛的,聽到這個訊息有點兒反應那是很自然的。
九二年的時候,國內的幾家汽車企業基本上都是大型國企,作為行政干預程度非常之重的行業,國內的汽車企業發展非常緩慢,側重點也是在一些生產運輸方面,對於家用轎車市場基本上沒有考慮到。
雖然也有紅旗這樣的老品牌,但是不得不說,這種車普通人根本就用不起,傳承自俄國的車型,油耗實在是太高了。
而且,作為身份地位的象徵,轎車在國內並不是隨便誰就可以擁有的,國產的你級別不夠買不到,進口的沒有配額你也搞不定,真的是非常難搞的,倒是走私車可以大行其道,這就讓人感到非常有趣。
總而言之,轎車在國內,還只能是少數人擁有的奢侈品,『政府』方面不鼓勵這種消費。
然而汽車的利潤也是相當豐厚的,據說在南方一些鄉鎮裡面,有些小廠就靠著手工敲打汽車殼子,搞些配件來組裝,一年只要能產出幾百臺車子,就能有上億元的產值,實在是令人感到眼紅耳熱的事業。
只是作為一種資金密集和技術密集型產業,想要搞家用汽車,沒有『政府』的支援是不行的,可是範無病看現在國內的情況,似乎『政府』方面還沒有為汽車行業的發展鬆綁的想法,自己想要在國內搞汽車,怕是很難很難。
有些事情,不是有錢就能搞的定的,你要扭轉人家腦子裡面的觀念,或者想要跟整個汽車行業進行競爭,怕是會遭遇到空前的反對,這事兒即使是最高層,也未必就有這個決心立刻拍板的。
不過範無病也知道,單靠國內的一汽二汽等國有汽車企業,國內的汽車製造行業跟國外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最終在汽車市場開放之後,將偌大的一個國家淪為別人瘋狂傾銷的超級市場。
想起後來大街上滿是日系車、韓系車、歐美車的盛況,範無病就覺得自己不能不做點兒什麼,哪怕是掛著外資的牌子,也要把中國人自己的汽車製造行業提前發展起來,否則要等到九七年之後,國內的民營汽車行業才能浮出水面,這跟國外的差距可就太大了。
民營車企中,範無病印象最深的只有兩家,一家自然是生產了qq的奇瑞公司,另一家就是生產了自由艦和熊貓的吉利公司,這兩家公司都是在九七年進入汽車製造市場的,但是根據一些資料,實際上這兩家公司在獲得中央『政府』的許可之前,就已經在當地『政府』的默許之下開始了整車設計製造的開發。
以奇瑞公司為例,早在九五年的時候,他們就花了兩千多萬美元,購買了一條英國福特公司的汽車生產線,並且在國內的各大汽車國企中挖牆腳網羅人才。但是奇瑞公司的背後,則是隱藏著當地『政府』的影子,並且極有可能是得到了省『政府』的直接支援。
以這種背景的公司還要在三年之後才能偷偷『摸』『摸』地搞整車製造,可以想象出,現在範無病若是想要在國內造汽車,會遇到多麼大的阻力了。
但是安全部的這位提供的訊息,就有點兒意思了,日本人的汽車製造技術是相當不錯的,否則也不可能把美國人的汽車製造企業給擠得沒有生存空間。雖然一般人在後來一提到日系車,就立刻聯想到劣質二字,可那是因為日系車企在中國大陸的營銷政策造成的,日系車企的口號就是,一流車買到歐美,二流車買到本國,三流車才買到中國大陸來。
同樣的一款汽車,使用的原料不同,質量自然也會不同,因此銷售手冊和技術手冊上面的那些引數,基本上是按照歐美標準來寫的,那種良好的『性』能也只能在銷售到歐美的汽車上面才能夠體驗到,至於在中國大陸所銷售的車子,基本上是能怎麼湊合就怎麼湊合。
至今,範無病還能夠回憶起那些被撞之後,就如同撕裂的紙張一樣脆弱的日系車身。
安全部那位也沒有想到範無病果然對此很有興趣,於是便說道,“現在日本國內的汽車市場已經趨於飽和,歐美市場銷量也受到了遏制,所以研究機構的日子很不好過,我想這件事情多半就是真實的,可惜國內現在的汽車市場太小,否則的話,自己做汽車也是很不錯的。”
不過也有人對他的說法嗤之以鼻,“汽車製造是國家才能搞的,私人怎麼可以?”
安全部那位很不服氣地說道,“國外的汽車,哪個不是私人搞出來的?”
“那是資本主義,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支柱產業不可能開放給個人的。”對方立刻反唇相譏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