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髮半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02章 解釋下顧氏父子為啥要死,甚獨,華髮半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發現有寶子們不太明白顧榮顧禺為什麼要死,在這裡說明一下。 首先,顧榮父子絕對不是孫瑾要處死! 他們走到末路有孫瑾權衡太過的鍋,但是最終的死卻是他們自己的必然選擇。 顧榮在搬到顧氏別院之前,就被丁氏用忌口害得要死了,所以孫瑾派太子和太醫令去看他,是雨露,是對馬上要病亡的心腹大將的臨終關懷。如果顧禺不出事兒,顧榮臨死時孫瑾為了更好的拉攏有大用的顧氏,還會親自到場。 這個過程參考郭嘉臨死曹操去看,周瑜臨死孫權去看,要不是諸葛亮病死五丈原,劉禪在成都,劉禪也得到場。 結果顧榮到了別院後飲食“乾淨”,再加上太醫令醫術高超,竟然能一直支撐著不死了。孫瑾和顧榮都以為是病情略有緩解,孫瑾沒以為顧榮是欺騙他病重,也沒立刻讓太醫令把他弄死,還“貼心”的讓太醫令一直給他續命,讓他能撐過顧禺二婚,已經是一個帝王能給出的最高容忍度了。 可惜天不遂人意,顧氏和陛下都倚重的顧禺斷了,作為顧氏唯一的支撐失去效用後,實用主義的孫瑾立刻轉移視線,也是應有之義。 不過,作為東吳最大世家孫氏的族長,孫瑾很清楚,他父子不會苟活以消耗顧氏餘澤,所以才早早就預料到他們會死,決定讓他們陪葬。 陪葬皇陵雖然在大吳有爛大街的趨勢,可也是所有臣子難以企及的殊榮,在當時可不是壞事。其他臣子看了只會羨慕,絕不會認為孫瑾冷血。 真正的歷史中早期陪葬的少,唐朝的比較多,比如:房玄齡、魏徵、杜如晦算是咱們現在比較熟知的名臣就陪葬皇陵,比配享太廟的哀榮還高一等哦! 只是孫瑾沒想到他們為了推顧氏主枝剩下的唯一一個能支撐家族的顧毗襲爵,同日而亡而已。 至於有寶子問為啥顧禺沒了孫瑾就不重視顧氏了。主要是顧阿石太小、顧毗與七皇子的母親是同父同母的親姊妹,血緣關係太近了。除非七皇子噶了,否則重用顧毗只會給許多擠不到太子身邊的投機倒把份子發現七皇子是另外一個出路的訊號,從而引發孫瑾不想看到的、對他和太子來說百害無一利的爭端。雖然之前孫瑾養著個七兒子也就跟養貓養狗一樣,是個玩意。可顧禺一死就弄死七皇子的話也太難看了,還有讓母族丁氏的顧毗心懷暗恨的可能,不可取。 可為了不讓其他看到顧氏父子以死相求的臣子寒心,孫瑾也只能讓顧毗襲爵,所以他迅速且大鳴大放的切斷了對丁夫人和七皇子所有的“寵愛”。也是防止其他注視著孫瑾一絲一毫動向的大臣們在七皇子身上下注閒棋,從而埋下皇子爭儲的暗傷而已。 顧榮父子的悲劇,從後往前看好像都是孫瑾的問題,可按照時間正序從前往後看也只是許多偶然產生的必然。 顧氏的忠太純了,最後只繫於顧禺一身,被外敵看出弱點精準打擊也是應有之義。 顧氏有五軍之首的榮光就成於其純忠,後面敗於此不過是必然。不然歷史上那麼多忠臣良將為啥都是差不多的結局?過剛易折。 我這不是受害者有罪論哈,只是就事論事。畢竟無論什麼時候都是多助者得道,寡助的不管多麼偉光正大多會失道。 在孫瑾看來,皇室給了顧氏所有功績足夠的獎賞,那麼在顧氏不合時宜之後,只丟開不再注視已經是一個帝王能對無用的家族最好的處置了。 我們尋常人遇事是不會像孫瑾這樣講一切都得失化的,也不會像顧禺那樣全為家世託舉所以一切都為家族考慮。 以我淺見,皇權是更高一級的父權,而父權的底層邏輯就是所有權。 我們如今的世道最大的好處,就是把我們的意識形態從“絕對從權”中解放出來。所以我們會越來越難以理解古代人在當時為什麼會做出那樣的抉擇。 縈芯的難處,就在她有我們這樣自由的思想,卻受著兩千年前的環境擠壓。她想要保持初心不變,外形就必須足夠抗壓。 很多在我們現在看來無法接受的情況,如父親在明知母親臨死前帶回前妻的兒子,如自己突然多了個哥哥,這些都是已經發生的事情,她必須儘快化解對立,將壓力變成助力。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縈芯與孫瑾是一樣冷心冷肺的人。失去親人的傷感發洩後就過了,不必誰勸,她自己知道往前走,往前看。只要她走到所有人的前面,跟不上的父兄就必須走在她身後,她的周圍才會有足夠的空間。 另外縈芯第一次見還是太子的孫釗時各種大放厥詞其實是趁著身上剛有顧禺未亡人的護盾,最快速的刺激孫釗的神經,看看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太子。 按著孫釗聽她不著邊際瘋言瘋語的從來不是縈芯,也不可能是女主光環,是當著顧毗這個萬一會對孫釗有用的新鮮顧侯的面兒,不過太子的孫釗必須拿出足夠的耐心。 這個時代士族出身的女人也不如我們以為的地位低下。因為在同時期人看來,庶民以上出身的女人也是人,只有庶民以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