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水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7章 賠禮,名媛春,浣水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又兩日,孟帝令禮部擇選吉日,為長樂公主與慕容宸完婚。
選定吉日後,慕容宸帶著燕國使團離開孟京。
卻在離開前的一天,陳湘如到了。
她領著宮人、侍衛,乘著前周宮中的嬪妃車輦。
慕容宸憶起呂連城乾的事就怒從中來,一紙通告,不僅毀了鳳鳴的名節,更讓燕國顏面盡失,倒似燕國皇族算計呂連城在前。
“你來作甚?”
陳湘如欠身行禮,“我來代呂將軍向燕太子殿下賠禮,是他行事有欠妥帖。”
“就憑你一句話,就要本王原諒他?”
“燕太子殿下亦可不原諒,但這禮我自是要賠的。”
盡人事,聽天命。
但若是有人欺上門來,她也不會畏懼。
她從來都就不是一個軟弱女子,她來賠禮,只是覺得該有個交代,他接不接受那是慕容宸的事。慕容家照顧她不力,讓她顛沛流離於亂世,呂連城有權怪慕容家,就如她也可以恨慕容家一樣。
“昔日在燕國公府,我被人算計劫持,踏上一條顛沛流離之路,這亦是事實。有些事,不能追究誰對誰錯,但總有因果。鳳鳴算計我是因,呂連城棄她便是果。”
若不是程醉蝶和鳳鳴使計,陳湘如早已經嫁呂連城為妻,如若她沒有來到孟京,就不會讓孟帝程邦知曉他有一個女兒流落民間。那麼就不會有今日的陳湘如。
有因有必有果,可誰也不曾想到陳湘如會與孟國皇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對鳳鳴,陳湘如沒有半分的愧色。甚至認為鳳鳴是自食其果。
將她轉賣,其目的就是想毀她清白,想讓她再無顏出現在呂連城的面前。
呂連城的手段雖有些狠毒,可鳳鳴就不是一個良善女子。
慕容宸冷聲道:“我可沒瞧出容樂公主有何誠意?”
“我也沒瞧出自己的誠意。我之所以來賠禮,是想請燕太子捎一句話給燕國的陳太后,就說與她同名同姓之人向她請安了,若有機會。容樂很願意親自拜訪她老人家。”
她認識他祖母?
慕容宸一臉迷糊,如果他沒記錯。陳湘如住在燕國公府時,並不曾有機會得見陳太后。
“我與陳太后算是舊識、故人,還請燕太子一定要將這話帶到。容樂告辭!燕太子保重。”
她說完話退出驛館。
若他是皇子,許明兒就會有朝臣彈劾。但她因是公主,自不會有人說這話。
陳太后,曾經的燕國公府老夫人陳氏,陳湘如後來才知陳太后的身份,沒想她竟如此高壽,活到了鶴髮蒼蒼,活到了兒孫滿堂。
次日一早,慕容宸帶著燕國使團離開孟京,從孟京轉至洛陽。只是這一次讓他損失不小,原本藏匿在洛陽城中的燕國錢財,竟盡數被程元瑞所得。浩浩蕩蕩地裝了幾十車的財物運回了孟京。
就連呂連城都不曉洛陽城中有慕容家的別院,這分明就是陳湘如的傑作。
怨她麼?
她現下是孟國的公主,她只是在為自己的國家做事。
慕容宸還真想求娶容樂,可他卻深深地明白,孟帝是絕不會答應的。
呂連城雖行事衝動,牽扯到陳湘如。便近乎瘋狂,可他卻是個言必踐。踐必行之人,他要用八百里山河為聘禮。
不會是打燕國吧?
那不是要把孟國易換的六州給奪回去?
亦有可能是打閩國。
三國聯姻,相較之下,孟、燕兩國更為牢固,這個閩國……
閩國在南方,有粵、閩、瓊三郡,還有大半個浙郡,而孟國有蘇南道富庶數州,若要奪閩,勢必要從浙郡開始,這可是海戰。
孟國的土地遼闊,又多是富庶之地,可燕國在北,多為貧瘠之地。
閩帝孫術以為與燕、孟兩國聯姻,便可以求得太平,孟帝可不是一個能安隅一方之人。
倘若孟國要動閩國的主意,那麼燕國就要在那兒也分一杯羹。
*
洛陽,現在已是孟國的陪都。
不久前孟國開始舉試,禮部與翰林院亦開始預備明春三月的會試。孟帝希望藉著科考選拔一批能人。
又數日後,孟帝給呂連城賜了一座府邸,聽說這府邸原是潘仕及的一座別苑,是座三進的院子。
隔日,呂連城入宮謝恩。
見罷了禮,呂連城道:“稟岳父皇帝,這孝敬你老的禮物已收下,陛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