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輕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2章,意千寵,九月輕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你和阿潯諸多猜測,也是因此而起。要我說,大哥,你就放了他們吧。不論多大的過節,還是要寬仁以對。哪怕你讓他們離開京城做個平頭百姓,也比如今的情形要好。”
他倒是有著一顆菩薩心腸。葉世濤諷刺地笑了笑,斂目凝視著葉世淇,半晌不說話。
葉世淇心裡有些發毛。但是,他想了想,自認沒說錯什麼。退一步海闊天空不是麼?葉世濤若是能對大伯和大伯母寬和一些,也不至於聲名狼藉,葉家上上下下的人也不會受他這名聲所累,時常被人指指點點。
再怎麼樣,葉世濤逼著祖父祖母將葉鵬程房裡四個人逐出宗族是不爭的事實,已成事實,也不說了,還不能亡羊補牢麼?
葉世濤倒是把自己摘得乾乾淨淨,離開葉府了,可他想沒想過還留在葉府的這些人是怎麼過的?人不能這麼自私無情。
“性情良善,待人豁達,我還真不知道,你是否能光耀門楣。”葉世濤望了望府中,“握緊你手裡的權益——我聲名狼藉,才有你們得益這一日。日後別再為這種事找我,得了便宜還說三道四的嘴臉,著實叫人反胃。”
這話已說得很重了。葉世淇一時漲紅了臉,“你怎麼能這麼奚落我呢?我也是一番好心,滿心滿意為著大家好。葉家又不是你一個人的……”
“你心裡舒坦了,我就難過了。別再為他們求情,如果不想他們死在你面前的話。”葉世濤漠然轉身,闊步行至駿馬前,飛身上馬,絕塵而去。
葉世淇呆呆的站在原地,好半晌仍覺著脊背發涼。竟動輒提及生死,並且說的是他的父母——葉世濤骨子裡的血液,恐怕都是冰冷冰冷的,幸好離開了,不離開的話,整個葉家怕是都會被他毀掉。
他懊惱地轉身走回院內,望向祖父的書房。裴奕在那裡陪老人家說話,他結交之心還未消減,卻不敢再湊上去了。因為母親說了,葉世濤、葉潯已經不能算是葉家人了,裴奕作為葉潯的夫君,自然也要保持相同的態度。
唉……這歸根結底,還是葉世濤惹出的麻煩。他腹誹著,轉去花廳,幫父親招待賓客。
這件事過了幾天之後,江宜室與葉世濤閒話時才得知,去裴府串門時,告訴了葉潯。
葉潯抿了抿唇,完全不能理解葉世淇的想法,嘀咕道:“聖賢書讀多了,腦子變成榆木疙瘩了?”
江宜室附和,“我看也是。”又不自覺地為葉世淇開脫,“想來是教他讀書的先生只知道滿口的仁義道德,二叔在任上又無暇親自教導,他又不知細情,有這想法也不奇怪。”
葉潯只能儘量想一些好處,“終究不是一類人,更不是一路人。他愛怎麼想就怎麼想吧,日後不理會他就更心安理得了。”
正人君子和葉世濤、葉潯之間隔著萬丈深淵,誰也不能奢望理解誰。
有些人是一直能夠遷就、善待的,而有些人,是此生也無法寬恕泯滅仇恨的。
到了端午節那日,裴奕和葉潯又回了趟葉府,來去匆匆,用過飯就回府。回到家中,才聽說了一樁事——
太夫人年輕時,和身邊盡心服侍多年的紅姑在戰亂中失散了。兩個人親如姐妹,太夫人心裡一直耿耿於懷,擔心紅姑服侍自己一場卻不得善終,這些年一直命人尋找。
今年總算如願了。
紅姑說,自從與太夫人失散之後,她嫁了人,育有一雙兒女。前幾年一家四口到了大興一帶,在一個商賈家中做事。直到今年,聽說了長興侯的名字,便猜測著是太夫人母子兩個飛黃騰達了,到底是怕猜錯了,所以拖到了今日才上門相認。
裴奕和葉潯進門時,見太夫人和紅姑正眼含淚光地敘談,一旁站著一個女孩、一個男孩子。
紅姑連忙起身行禮。
紅姑與太夫人失散的時候,裴奕還沒出生,他自然與葉潯一樣,因著太夫人的緣故,儘量顯得態度溫和,卻沒辦法從心裡親近起來。
女孩和男孩也隨之上前行禮。
太夫人引薦道:“這是蘭香,這是福明,是紅姑的一雙兒女。”又對兒子、兒媳道,“紅姑兩口子在大興的莊子上,說差事還不錯,倒是這兩個孩子的處境不好,在那個商賈家中服侍的人很是苛刻,這件事就交給你們了,看著給他們安排個差事。”
裴奕和葉潯恭聲稱是。
紅姑千恩萬謝。
裴奕思忖片刻,對福明道:“你先去別院吧,我讓那兒的管家給你安排個差事,先歷練一段日子,做得好再來府中當差。”
福明連忙跪倒磕頭,連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