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心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0部分,反轉人生,美麗心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十年之後,一度達到了一比一的地步。
而那個時候澳洲佬,甚至還一度打算專門開闢和人民幣自由兌換的通道。允許華國政府用人民幣來支付,他們想要購買的澳洲資源,這樣的計劃,一度是讓美國佬大為光火,甚至還不惜,搞了幾個澳洲的高官下臺為止。
而這個國家畢竟是白人的基督教國家,雖然和華國的經濟發展的挺熱乎,但是畢竟還是要給宗主國面子,所以最後他們兩面三刀的舉動,可是給華國政府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
就連李逸帆對他們的印象也是非常的一般。甚至可以說非常差!
這樣一來,坑澳洲人幾把。他當然是一點心理壓力都沒有,甚至他還巴不得,能夠坑的澳洲人吐血才好。
想到就要做到,反正這DSI也收購不成了,而力拓這邊的融資方案又進展的很不順利,手裡了這些錢也不能就這樣的放著,怎麼也該找個合理的去處不是,李逸帆就把這心思動到了澳洲人的地盤上。
說道澳洲的資源豐富,可是卻也不盡然,老天爺雖然給了他們不少好東西,但是有一樣最為關鍵的東西,他們卻是極度的匱乏,而這樣東西,就是被成為工業血液,也是目前世界上最為珍貴的資源石油!
想當年看著中東的沙漠,隨便一挖就能夠噴出幾口油井的時候,澳洲佬也曾經眼紅的發紫,他們透過各種手段,找來了各種人才和裝置,對本土的沙漠和荒漠地段,進行了大範圍的調研和考察。
甚至連英國人和美國人也都紛紛插手進行的這樣的考察,畢竟這塊大陸可是有著八百多萬平方公里的面子,誰知道這裡的地下會藏著些什麼?
這樣的國土考察,一直進行了十來年,到六十年代初期才結束,可是考察的結果,很是令人失望,大家把這片土地翻了個底朝天,可惜除了找到了一些原本大家就知道的礦藏之外,其他的礦藏也發現了不少,可是就是沒有找到大家最想要的石油。
於是這個國家從此就帶上了一個貧油國的帽子,即便是到現在為止,這國家超過百分之九十五的石油供給,還都是要靠從中東進口才行。
而其他的百分之五左右的份額,不過是他們國內的一些小型的石油公司,在這個國家的邊邊角角上找到的一些小型的油田來供應,而這些油田的產量,真的只能用足夠悲慘來形容。
最近幾十年隨著科技的發展,海上鑽井平臺技術不斷的得到發展,澳洲人再度燃起了尋找石油的雄心,只不過這次他們把目光放到了自己的近海一代,尤其是靠近赤道一側的近海領域,畢竟印尼這樣的鄰國,都能從他們的近海大陸架上打出油井,為什麼自己就不能?
所以最近一段時間,澳洲的近海領域,又開始興起了一陣勘探熱,而參與的很多公司,其實都是抱著投機心理的一些澳洲的小型的石油公司。
這其中就有一家叫做迪拉姆的石油公司,引起了李逸帆的關注,他之所以關注這家公司,一方面是因為它那有趣的名字,而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這家公司,後來曾經涉及到華國國內的一場石化方面高層的**案當中。
說起這家迪拉姆公司,也曾經有過一段風光的時候,這家公司早前不過就是澳洲本地的一家小型石油勘探公司。
手裡面有那麼幾座不好不壞的小型油田,不過那幾塊油田的日產量實在是低的有些可憐,幾塊加在一起,也不過是日產幾千桶左右,供應給澳洲國內,因為地理優勢的緣故,所以靠著運輸方面的優勢,他們倒也能夠勉力維持,在BP,殼牌,和美孚這樣的巨頭的夾縫當中,得以苟延殘喘,賺的也就是一些辛苦錢。
雖然也是在悉尼金融市場上上市了,可是他們的股價一直是被打壓的位於可憐的幾毛錢的價位,公司的市值,甚至比之前李逸帆提到的那個RiversdaleMiningLtd的焦炭公司還慘,最高的時候也就是一個多億澳元的盤子,低的時候連一億都不到。
這家公司最近的日子有些不好過,他們前段時間,在達爾文一代的近海進行的勘探以失敗告終,賠了不少錢,不得不把他們的公司原來就不多的幾條加油管道,和加油站體系給抵押了出去。
現在聽說他們正在積蓄力量,打算在幹一票,而作為一個過來人的李逸帆卻知道,這一票就讓他們發達了。
他們這次選擇的是在珀斯的外海搞勘探,而這一次,他們直接就找到了兩口油井,而這兩口油井,在剛開始爆發出來的時候,竟然都是那種日產量過萬桶的高產油井。
這一下子,可就讓這家公司鹹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