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往胡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二章 足跡,如果毀滅,既往胡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雖然這次行動達成了我的目的,可是我對這次任務還是頗有不解的。因為我們不缺水。
每個密封艙裡都有一個急救包,裡面有蒸餾水,壓縮食品,急救藥品、藥物。密封艙裡最缺的其實是氧氣,如果沒有空氣制約的話,急救倉裡的食品和水,可以支援我們生存十天以上。
得到嗎啡後,我就找到蕭國林,把我的疑惑問了出來。
蕭國林說的第一句話是:“我知道你的目的。“
我沒有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保持了沉默。蕭國林無奈的嘆口氣,就把目前的狀況告訴了我。
他首先警告我,他和另一個戰士發現了宋貴龍的足跡,是沿著通道下行的。也就是說,我們跟宋貴龍極有可能是一個目的,有碰面的可能。讓我做好充足的思想準備。
我點點頭,這個思想準備早就做好了。
然後他就告訴了我找水的原因。
那名一直處於昏迷狀態的戰士,在衛生兵進一步檢查後,做出了必須馬上手術的決定。匯出胸肺積液是一方面,還要把插入肺部的肋骨取出來。這個手術在目前條件下,已經是個天大的手術了,恐怕要消耗掉我們所有的消炎藥品和麻醉藥品。清洗傷口和配輸液都要用到蒸餾水,原本維持我們生存的蒸餾水,就只能掐斷供應,全部用來支援這次手術。也多虧了密封艙提供的是蒸餾水,看來設計密封艙的人是有遠見的,蒸餾水可以用在飲用、醫療等各個方面,普通乾淨的水卻不能用在醫療,特別是手術中。
衛生兵在部隊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存在,他們的水平參差不齊,大部分是有一定醫學基礎,進入部隊後在經過專業培訓,就可以勝任衛生兵的工作。也有一些醫學院校畢業生,參軍後自然會被分配到部隊醫院。看他隨工程兵部隊奔波的樣子,不像是軍區醫院的醫生,而一個衛生兵要做開胸手術,我怎麼想都覺得不可思議。
我禁不住問蕭國林:“讓一個衛生兵做這麼大的手術,是不是有些胡鬧。他有多大把握?”
蕭國林搖搖頭:“這個問題趙排長問過他。他說如果不馬上動手術,傷員撐不過八小時。如果動手術,你們決定得快的話,他至少可以堅持十天以上。主要問題不是這個手術的難度,而是手術引起的感染,我們的滅菌手段太差了。”
我有些小驚喜“這麼有把握,他是個軍醫?”
“不是,這個手術他看別人做過。”蕭國林搖著頭說。
靠。我又想回去踢死他。
看別人做過一次這種手術,就敢拿刀,這傢伙是傻大膽還是深藏不露。在這裡還就他一個專業人士,我在不滿,在不信任他,也沒有反對他的理由。畢竟一個戰士的生命在八小時後就將失去,任何努力都是值得一試的。我讓自己不去想這件事,不敢去想。好在趙排長很快安排好了這裡的工作,我們這個六人小分隊出發了。
穿過過渡艙的時候,燈光下,我看到劉班長胸前掛著一把**。看來他堅持的態度完勝趙排長,不但獲得了參加任務的機會,還從趙排長手裡得到了一支槍。
還有就是並不只有我一個人,披著睡袋改裝成的袍裝。蕭國林和趙排長也是這種裝束,他倆在過渡艙檢視、整理李連長那個艙室的時候,衣服同樣被血水浸透,只能和我一樣用睡袋改了一件衣服穿。
我們一行的三名戰士都有武器,趙排長是一把六四式手槍,劉班長和另一名戰士各揹著一支微衝。我們三名考古隊員,則空著雙手,連根打狗棒都沒有。
此外每人只有半壺水,兩包壓縮餅乾。壓縮餅乾是大包的那種,可以維持五到十天,這要根據體力消耗來決定。最缺的還是水,如果兩天內找不到水,我們就得喝自己的尿了。當然,前提是有尿可排。
兩個移動照明裝置都被我們帶出來了,筆式電筒交給了蕭國林,不過筆式電筒的電量已明顯不足,光線很暗,作用不大。蕭國林也捨不得用,就沒有拿出來。
李連長的肩背式步話機和附帶的強光手電,背在徐新明身上。步話機的揹帶還是紅的,是李連長的血。無法想象步話機是如何完好無損的保留下來的。
步話機在地下的通訊效果很差,我們不可能指望它跟指揮部取得聯絡,甚至在一定距離後,都沒法聯絡到救生艙旁邊的戰士們。可是它強大的電池,可以支援這支強光手電很長時間。照明,對黑暗中行走的我們至關重要。
為了安全,我們隊形很密集,三個人一排分成兩排,可以輕鬆觸到兩側的磚牆。也許是照明豁亮的原因,我們前進的速度很快。我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