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不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76章 書生意氣,漢道天下,莊不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孔融很快就寫完了張喜的傳記,興沖沖地拿給楊彪看。

楊彪看完,撫著鬍鬚,思索良久。“文舉文采燦爛,賞心悅目。”

孔融雖然傲,卻不傻。

楊彪只誇他文采,卻不說內容, 顯然是對這篇傳記不滿意。

“還請文先斧正。”

楊彪放下傳記,輕輕擱在一旁,說起了一樁舊事。

二十多年前,他曾和馬日磾、蔡邕、盧植、韓說等人校書東觀,編著孝靈帝以前的君臣傳記,作紀、志、傳等數十篇。參與諸人皆是博學之事,但大家公認,蔡邕最具史才, 所以蔡邕承擔的任務最重, 其中的志十篇幾乎是由蔡邕一人完成的。

有一次,他們閒聊,說到史學與文學的不同。蔡邕有一個觀點,大家都很認同。

史學與文學最大的區別,在於事實。

你可以對一件事有不同的評價,但這件事本身必須是真的。你可以對事實有所偏重,有所選擇,但寫入史書的事都應該是真實發生的,而不是虛構的。

聖人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但絕不能向壁虛造一字,第一件事都必有文獻可依。

就這一點而言, 蔡邕對司馬遷就有所批評,說《太史公書》中有不少是道聽途說的東西,並非事實。但司馬遷有他不得已之處, 很多史實距離太遠, 根本沒有文獻記載,不得不以傳說入史。

可是寫本朝史,尤其是當代人,萬萬不可如此。

如果罔顧事實,隨意編造,那史書就不是史書,而是家言。

蔡邕的觀點得到了眾人的一致認可,所以他們後來修史傳,基本上也遵循了這一原則。

楊彪說完,輕輕地點了點孔融的作品。“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張季禮傳紀之難,在於無事可寫。”

孔融作色。“你既然知道無事可寫,那我能怎麼辦?”

“如果容易,何必勞動文舉?你以為蔡琰寫不了這篇傳記,是她不肯編,還是不會編?”

“我……”孔融拂袖一起,眼睛一瞪,鬍鬚吹起。

“文舉多費心。”楊彪將案上的傳記輕輕推了回去。

孔融拿過傳記,拂袖而去。

一旁的屏風後面,走出了袁夫人。袁夫人看了一眼孔融的背影,黛眉蹙。“文先,這樣的腐儒留在身邊,恐怕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啊。”

楊彪撫著鬍鬚,臉色凝重,幽幽一聲嘆息。

“希望諸君九泉之下,不會怪我。”

袁夫人撇了撇嘴。“你放心,至少蔡伯喈不會怪你。若他在世,我想他也會贊同你這個觀點的。憑著手中筆臧否人物,以非為是,絕非良史當為。”

她頓了頓,眉梢輕挑。“不想昭姬雖是個女子,卻繼承了蔡伯喈的才華,大漲我女子志氣。依我看,她將來的成就當在班昭之上。”

楊彪詫異地瞅了袁夫人一眼,欲言又止。

——

回到住處,孔融一眼看到禰衡在院中踱步,不免有些詫異。

“回來得這麼早?”

禰衡翻了個白眼。“我今天就沒出去。你忙著寫傳記,不知道而已。”

“找到那個年輕人了?”孔融笑了笑,也不介意,順口問道。

禰衡再次翻了個白眼。“找到了,他說會來找我理論。我估摸著,也就這兩天了。”

“誰啊?”

“扶風人孟達。”

孔融愣了一下,轉身看向禰衡。“是官居散騎侍郎的那個孟達孟子度嗎?”

“你認識?”

孔融笑了一聲。“正平,這孟達可是長安城裡的後起之秀。他是講武堂第三期肄業生中的第一名,直接選入散騎的關中俊彥。因為這事,還鬧出不小風波呢。”

“什麼風波?”

“他父親叫孟佗,曾獻葡萄酒給張讓,以換得出任涼州刺史。”

禰衡愣住了,半晌才懊喪地說道:“原來是這樣的人。聽一聽都覺得汙了耳朵,我還和他論什麼道。罷了,罷了,算我倒黴,白費了好多心思。”

說完,禰衡轉身回屋,一邊走一邊揚手。“若是他來找我,就說我眼睛疼,不見。”

孔融趕上前去,拽住禰衡。“我幫你洗洗眼睛,你看看我剛為張季禮與的傳記。”

兩人在堂上就坐,禰衡將孔融的文章看了一遍,老氣橫秋地點了點頭。

“文舉的文章有進步,可喜可賀。”

“但太尉說,向壁虛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魂穿1922成為軍閥獨生子

金銀島的神龍

三國:我是趙雲他哥

久酒。

活見鬼

風歌WSL

異界特種戰神

毛哥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