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裁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部分,推翻清朝當總統,換裁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裡,林雲真正的開始展露頭角,李鴻章對於他真正感興趣的,還是埔雲洞大捷之後,林雲為什麼會那麼大膽的將葉志超扣押,自掌兵權,難道他不知道朝廷最忌諱的就是擅奪兵權目無聖上麼?自從坐實了林雲的所為,特別是當林雲從漢城發來那封電報之後,朝廷裡的滿族王公大臣,都異口同聲的要求立刻將此人捉拿回京,從嚴懲治,倒是李鴻章在老佛爺面前誇了番林雲的戰功,只是這“擅奪軍權”的罪名實在太大了些,便是有天大的功勞,朝廷也不會放任不管,何況功勞越大,也越說明此人能力太大,恐怕,不好駕御,因此朝廷裡分成的兩派爭來吵去,終於達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先奪了軍權,押解回京,至於如何處置,總還得看老佛爺的意思。

林雲哪會知道朝廷裡的這些糾葛,自己身在局中反倒象個局外人似的,與李鴻章談完朝鮮戰事,又說到北洋水師,此次黃海海戰,他心裡比誰都明白,這個勝利來的太過僥倖,若不是日軍聯合艦隊有護航運兵艦的任務,又恰巧被自己利用了其弱點,恐怕此時的北洋水師,損失的可就不止是通遠號和致員號兩艘戰艦了。

“昔日英國與我大清因禁菸而起戰爭,國人自此便認為洋人總是船堅炮利,西學之風,逐漸吹來,然洋務運動三十年來,中堂大人,可覺得我國現在與英法等列強,於國力軍力上,可有抗衡之處?”林雲一半是根據自己前世的記憶,一半是根據自己來此兩年後所見所聞的感想,說出了這番話。

“國力自不可比,然軍力並非一無是處。”被林雲質疑自己認為畢生功業的洋務運動,李鴻章的老臉上可有點掛不住了。

“大人,此番黃海海戰,我北洋水師能夠取勝,實在是僥倖的很。”林雲沉吟片刻後說道。他卻沒想到,自己這麼說,讓李鴻章面上更為難看。果然,李鴻章捻著頜下長鬚,冷冷說道:“這麼說,還多虧你隨船同行,臨機應變,才能取勝?那可真是僥倖的很吶。”

林雲又豈是聽不出來話外之音的人?當下也冷笑一聲,說道:“大人這麼說,卻也不無道理,只是大人對北洋水師,一向也熟知的緊,我自問當時若是沒我越權指揮,恐怕沉的可就不止是通遠致遠二艦了!不過說這些,我並非是有意擺功求賞,而是覺得,大人的洋務運動,走的有些偏頗了。”

李鴻章方才還覺得林雲所言每有獨到新奇之處,怎麼一下轉到北洋水師後又來戳自己的痛處?本來他搞的這些,時常為人詬病,自覺也有很多地方做的有失本意,但是這話從這個年輕後生,特別是關在大牢裡的朝廷要犯嘴裡說出來,可真是讓他接受不了,虧得當初自己還念在他是個人才,在太后面前苦勸力保,心裡動了氣,臉色也不大好看,當下站起身來拂袖就走。

林雲見他動怒,暗自好笑,他倒不是笑李鴻章無容人之量,而是笑自己,笑自己前途未卜,卻還來操心這些事情,若是換了別人,可能一早就馬屁成堆的拍了上去,高帽也大大的送到頭上,可他自問還做不出來,只是念李鴻章這麼大一把年紀還親自跑到天牢裡來看他,也便站起身來,想送上一送。

誰知道李鴻章向門外走了兩步,忽然又轉過身來,盯著林雲看了半晌,又過來在椅子裡坐下,林雲不知道他是什麼意思,又不好問,只得也過來坐了,旁邊李鴻章的隨從也都納悶,不過沒大人的吩咐,也只能遠遠的站在外面小心伺候著。

“林雲,你方才說我搞的洋務運動,有些偏頗,可否詳細陳說?”李鴻章方才不知道為什麼,總是覺得林雲所言,並非是故意惹自己生氣,於是乾脆又坐回來,想聽他說個仔細。

“要說偏頗,先來說說大人的本意。”林雲想了想,將他這兩年穿越後對於洋務運動的一些看法和盤托出:“中堂大人正視現實,不甘滅亡,勉支大局,變計圖存,斥守舊而不避人君,為自強而力倡變法,倡新學,開局務,練新軍,這些晚生都是非常敬佩的,然若要強國,必以人為本,大人所行之事,俱重形式而不重人……所行之事往往又所託非人,本意雖好,卻難免因人廢事,最後落個事不遂心而已。”

李鴻章怔了半晌,喃喃道:“可朝廷每年也派往各國很多留學生,難道這些人還不堪成事麼?”

“大人,這些留學生回國之後,卻在哪裡?”林雲搖頭道:“恐怕大人您也不清楚吧?”

其實按林雲心中的想法,他李鴻章的洋務運動,根本就是滿清統治階級和官僚地主們聯手用國家財富民生賦稅去換取列強的槍炮來維護其統治地位罷了。不過這些話,恐怕他除非是傻子才會在李鴻章面前說出口。

而自己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逍遙雷王

元如一

重生之娛樂帝國

大刀闊斧

龍的煩惱

丟丟

戀戰星夢

韓錯

十佳女

冬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