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發弄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部分,我的生活,散發弄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打就打,一點不用周章費事。若不然,遇有變動,種種麻煩都蝟集蜂擁而來,那時一手提燈,一手提籃,跑來跑去,拿東動西,一點頭緒沒有。則不但使人家看著笑掉牙齒,而且天大的要事亦被耽誤了。

由常德上船,沿途河流縱橫,有些地段水向南流,乃是長江的水流向洞庭湖去。洞庭湖中水不大,多沼澤之地,張敬堯乃和當地土劣勾結,將沼澤中沖積的土地圈起來,使水不能入,從事放墾種植,致湖中容水量大減。黃河怕決口,長江則無決口之虞,即因為長江賴有許多大湖小湖為其水囊。張敬堯放墾的結果,即不啻把長江的一些水囊堵死,使水發時,無法流瀉。十八年、二十年長江連發大水,張敬堯輩實應負相當責任。這是我實地觀察後的感想,並非空談。

這次到津市,臨澧鎮守使王振亞已被他的副使卿衡所殺。聽說王和卿兩人意見不合,感情惡劣,平素你防著我我防著你。一次王振亞到什麼地方去,卿衡伏兵於路殺之。中國人最愛對自己人鬧意見,結仇恨,實在說來,都不過為一些極小的事。比如拜看他,他沒有回拜;請他吃飯,他沒有列席,或者有人從中挑撥幾句,就馬上懷恨在心,而不肯向大處遠處看看。因此睚眥之怨必報,民族國家的大仇大恨反倒不放在心上。所以我後來常用一句話勸勉國人,我說:“自己怎麼不好,也比我們的民族敵人好些。若人人有此覺悟,真正地做到精誠團結,一致對外,還怕中國民族不能富強嗎?”

第二十七章飢困線上馮玉祥回憶錄

我們到津市的時候,吳佩孚正在保定一帶和段芝貴打得激烈。張敬堯自湖南退入鄂境,吳光新亦向武昌方面撤退。張、吳結合頗有攻取武昌的意思。那時鄂督王佔元,看著武昌危急,打一電報於我說:“張、吳將不利於武漢,望弟臺速率所部星夜來援,沿途萬勿停留。”我們在津市住了兩天,即趕緊準備船隻,向武漢出發。當時辦得幾艘小輪,拖著民船,至藕池口,因煤炭用完,特開到沙市裝煤。此時又接王佔元一電,說張、吳已經解決,叫我毋庸前來。但電中並不提我們部隊當駐何處。這時正在六月,江水氾濫,各處都漲著水,我們沒地方屯駐,乃決心仍開武漢。在路上遇著軍艦來接,我即乘軍艦先到。隊伍隨後亦到,暫停鯰魚套。

武漢一帶也是大水,水位平岸。第二天早上我即往督軍署會見王佔元。王像個鄉下土佬兒,見面也沒說個長短,他就問我道:

“煥章先生,你的隊伍現在打算開到哪裡去呢?”

那一種不負責任的神氣,很出我的意外。我只好掏出他給我的求援電報,請他看,他接到手裡一看,好像恍然大悟似的,說道:

“噢,噢!那麼就駐在諶家磯造紙廠吧。”

王督軍不但樣子像個土佬兒,就是一切辦法,也是鄉下守財奴大財迷的辦法,既不像軍人,也不像懂得政治的人。我順便寫他幾件事在這裡,以見一斑。他每逢犒賞軍隊,總是一吊大錢或兩吊大錢,那時已用大洋,一吊錢比一元錢還差遠了(別人犒賞總是二三千元)。他常常從常德辦煤,用民船裝,用小輪拖,運到漢口,每噸成本不過七八元。他賣給漢陽兵工廠,都照六河溝煤價,每噸二十二元,又在武漢大鑄銅元,以軍用車運往順德、保定等地出賣,大發其財。人家罵他,這樣做法,到底算是商人,還算是國家封疆大吏?他也滿不在乎。他為何如此蔑視自己,即因為不讀書,沒知識的緣故。這等人卑鄙如鄉愚,貪婪如豺狼,一旦拿官到手,不知如何做法,就惟利是圖,無事不幹了。

第二十七章飢困線上(2)

諶家磯造紙廠狹隘卑溼,房屋不夠住的,我們全旅一萬多人開了去,大半都搭帳篷。另有相距二十里名灄口的地方,分去一部分人屯駐,也是搭帳篷。那時大水之後,天氣溽熱,住的地方如豬圈,如蒸籠,官兵們因此致病的極多,到後竟死亡三四百人。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我為官兵們祛病的辦法,仍是努力野外演習和科學的訓練,不使他們精神體力稍有弛懈。

我們部隊在常德時,即全體戴用草帽,帽由新鄭辦來,價錢很便宜,夏天時候尤感合宜。因為普通軍帽只一層薄布,緊緊地箍在頭上,前面一塊黑色漆布的遮簷,更易傳熱,在炎陽中一曬,簡直悶熱難當。第八師的官兵於夏天由陝西開往甘肅,一營人中害火眼病的達二百餘人,皆是戴那種軍帽曬出來的。我們此次由常德到漢口,也正值六月天,故官兵,皆戴草帽,天雨時再加上一個油布罩,天晴時將油布罩除去。到了漢口,人們沒見過覺得奇特,就呼為“草帽兒兵”。駐諶家磯期間,每日往來武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如戲

孤悟

不朽天途

天馬行空

錦桐

閒聽落花

被鴿子o偷聞資訊素後

慕叢歌